•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龍骨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外臺秘要》卷三十三引《廣濟方》:龍骨散

        【處方】 當歸 白龍骨 干地黃各60克 地榆 阿膠 芍藥 干姜各45克 熟艾30克 牛角鰓75克(炙令黃)蒲黃37.5克

        【制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治妊娠,因外傷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食前粥飲調下6克。

        【備注】 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據《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三補。

        【摘錄】 《外臺秘要》卷三十三引《廣濟方》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龍骨散

        【處方】 砒霜 蟾酥各0.15克 粉霜1.5克 龍骨3克 鉛粉4.5克 冰片0.075克

        【制法】 上藥先研砒、粉極細,次入龍骨再研,又次入鉛粉等同研。

        【功效與作用】 拔毒去腐,生肌止痛。治口疳走馬牙疳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敷之。

        【備注】 方中砒霜、粉霜、鉛粉去腐拔毒;龍骨斂瘡生肌;蟾酥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清熱止痛。

        【摘錄】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趙炳南臨床經驗集》:龍骨散

        【處方】 龍骨90克 牡蠣90克 海螵蛸90克 黃柏500克 雄黃90克 滑石粉30克

        【制法】 研粉。

        【功效與作用】 解毒收斂。治濕疹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趾間足癬

        【用法用量】 直接撲上,或油調外用。

        【注意】 對化膿性的陳久肉芽瘡面禁用。

        【摘錄】 《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龍骨散

        【處方】 枯礬1錢,龍骨1錢,胭脂胚1錢,麝香少許。

        【制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諸膿耳

        【用法用量】 《幼幼集成》有鉛丹二錢。

        加海螵蛸1錢尤妙。

        【摘錄】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圣惠》卷十四: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白薇1兩,牡蠣(燒為粉)1兩,白芍藥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

        【制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傷寒虛損,夜夢失精,頭目眩疼,四肢羸劣。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圣惠》卷十四

        普濟方》卷三○三:龍骨散

        【處方】 龍骨半分,寒水石半分,滑石半分,枯礬半分,乳香半分,沒藥半分,輕粉(些少)半分,黃丹(炒)半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生肌長肉,定痛止血,斂瘡口。主金瘡刀箭傷。

        【用法用量】 每用干摻,外用膏藥貼之。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三

        《圣惠》卷九十三: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分,胡粉1分(炒令黃色),白礬灰1分,黃連半兩(去須,銼碎,微炒)。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疳痢,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以米飲調下,日3次。

        【摘錄】 《圣惠》卷九十三

        《普濟方》卷二九七:龍骨散

        【處方】 龍骨(煅)、白芷、黃丹、寒水石(煨)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痔漏

        【用法用量】 摻瘡口上。

        【摘錄】 《普濟方》卷二九七

        《普濟方》卷三○一:龍骨散

        【處方】 烏魚骨、赤石脂、龍骨、孩兒茶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疳瘡

        【用法用量】 干貼之。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一

        《普濟方》卷五十三:龍骨散

        【處方】 龍骨、杏仁各等分。

        【功效與作用】 耳聾無問年月者。

        【用法用量】 每日點半杏仁許入耳中

        【摘錄】 《普濟方》卷五十三

        《千金》卷三:龍骨散

        【處方】 五色龍骨1兩半,黃柏根皮(蜜炙令焦)1兩半,代赭1兩半,赤石脂1兩半,艾1兩半,黃連2兩。

        【制法】 上藥治下篩。

        【功效與作用】 產后痢。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飲送下,日3次。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取連、柏苦寒而治崩迫后重,以其專散濕熱,柏根名曰檀桓,能治腹中百病;代赭石、龍骨、艾葉性味皆澀,專主虛寒脫泄。用散不用湯者,欲其止澀,故無取于蕩滌也。

        【摘錄】 《千金》卷三

        《幼科指掌》卷三:龍骨散

        【處方】 龍骨(火煅,研極細)1錢,赤石脂1錢,綿胭脂(燒灰,研)1錢,枯礬3分。

        【制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斷臍太短,或剪刀有傷,致令啼哭,臍出血者。

        【用法用量】 干摻之。

        血余少許尤妙。

        【摘錄】 《幼科指掌》卷三

        《圣惠》卷八十三:龍骨散

        【處方】 白龍骨半兩,牡蠣粉半兩,黃耆(銼)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麻黃根半兩,熟干地黃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

        【制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夜后常有盜汗,黃瘦。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圣惠》卷八十三

        圣濟總錄》卷一七八:龍骨散

        【處方】 龍骨(研)1兩,白石脂(研)1兩,胡粉(炒)1兩,白礬(枯過)1兩,訶黎勒皮2兩,黃連(去須)1兩半,陳橘皮(去白,麩炒)1兩半,阿膠(炙燥)1兩半,當歸(切,焙)1兩半,人參1兩半,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半。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赤白痢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空腹煮白粥飲調下,日2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七八

        《圣惠》卷六十八:龍骨散

        【處方】 龍骨3兩,當歸1兩(微炒),芎藭1兩,續斷1兩,熟干地黃1兩,鹿茸半兩(去毛,涂酥炙令微黃),烏樟根1兩,突厥白1兩。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金瘡血出不止。

        【用法用量】 用敷瘡上,血出即止;如服,即每服2錢,溫酒調下,日3次。

        【摘錄】 《圣惠》卷六十八

        《圣惠》卷七十三:龍骨散

        【處方】 白龍骨1兩,烏賊魚骨1兩半(燒灰),白芍藥3分,當歸1兩(銼,微炒),禹余糧2兩(燒,醋淬7遍),桂心1兩,熟干地黃1兩半,吳茱萸半兩(酒或湯浸7遍,焙干,微炒),干姜半兩(炮裂,銼)。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婦人久冷白帶下,臍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前以熱酒調下。

        【摘錄】 《圣惠》卷七十三

        《圣惠》卷八十四:龍骨散

        【處方】 龍骨末1分,草豆蔻末半兩,爛蘧篨(末)半分。

        【制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霍亂,吐瀉不止。

        【用法用量】 以奶汁3合,煎至2合,去滓,別入牛黃、麝香、兔毛灰各1字,生姜汁少許,調令勻,分3次服,如人行5里服。

        【摘錄】 《圣惠》卷八十四

        方出《圣惠》卷七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三二一:龍骨散

        【處方】 羚羊角屑半兩,龍骨半兩,當歸(銼,微炒)半兩,蒲黃半兩,生干地黃1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婦人尿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粥飲調下。

        【摘錄】 方出《圣惠》卷七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三二一

        《圣惠》卷三: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赤茯苓1兩,紫菀1兩(洗,去苗土),人參1兩(去蘆頭),羚羊角屑1兩,薏苡仁1兩,麥門冬1兩(去心)。

        【制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肝氣逆,四肢沉重,面色青,不欲見人,多嗔怒。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圣惠》卷三

        《圣惠》卷七十七:龍骨散

        【處方】 龍骨2分,當歸3分(銼,微炒),地榆3分(銼),艾葉半兩(微炒),阿膠3分(搗碎,炒令黃燥),熟干地黃1兩,蒲黃半兩,犀角屑3分。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因損娠,下惡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粥飲調下。

        【摘錄】 《圣惠》卷七十七

        《圣惠》卷四: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牡蠣粉1兩半,遠志3分(去心),白茯苓1兩,柏子仁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寒水石1兩,犀角屑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心風恍惚,驚恐妄語,忽喜忽嗔,悲傷不樂。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金銀湯放溫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四

        醫心方》卷十二引《古今錄驗》:龍骨散

        【處方】 桑耳3兩,礬石2兩,牡蠣2兩,龍骨3兩。

        【制法】 上藥治下篩。

        【功效與作用】 遺尿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日3次。

        【摘錄】 《醫心方》卷十二引《古今錄驗》

        《醫心方》卷五引《集驗方》: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分,貝齒3枚(燒),礬石1分(燒)。

        【制法】 上藥治下篩。

        【功效與作用】 白翳瞳子黑精。

        【用法用量】 著眥頭上,日2次。

        【摘錄】 《醫心方》卷五引《集驗方》

        方出《外臺》卷十五引《深師方》,名見《普濟方》卷三七八:龍骨散

        【處方】 龍骨4兩,大黃4兩,干姜4兩,牡蠣3兩(熬),滑石3兩,赤石脂3兩,白石脂3兩,桂心3兩,甘草(炙)3兩。

        【制法】 上藥治下篩,韋囊盛。

        【功效與作用】 除熱。主大人風,少小驚癇掣疭,日數十發,醫所不能療者。

        【用法用量】 大人3指撮,以井花水2升,煮3沸,藥成。適寒溫,大人每服1升,未滿百日兒每服1合。未能飲者,綿裹署頭納湯中,著小兒口中,以當乳汁。熱多者每日服4次。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蔥。

        【摘錄】 方出《外臺》卷十五引《深師方》,名見《普濟方》卷三七八

        《醫心方》卷十六引《范汪方》:龍骨散

        【處方】 龍骨6分,牡蠣3分(一方各等分)。

        【制法】 上藥治下篩。

        【功效與作用】 瘰疬朝夕發熱

        【用法用量】 每服5分匕,食前服,日3次。

        【摘錄】 《醫心方》卷十六引《范汪方》

        醫方類聚》卷一三四引《肘后方》:龍骨散

        【處方】 龍骨大如指(赤理如錦者),甘草1兩,桂心2兩,干姜2兩。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男子失精

        【用法用量】 方中甘草,《醫心方》引《小品方》作“熏草”。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三四引《肘后方》

        《圣惠》卷九十三:龍骨散

        【別名】 訶黎勒散

        【處方】 龍骨半兩,訶黎勒1分(煨,用皮),赤石脂半兩,密陀僧1分,酸石榴皮1分(銼,微炒),麝香1分(研入)。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疳痢久不愈。

        【用法用量】 訶黎勒散(《圣濟總錄》卷一七三)。《圣濟總錄》本方用法:若是膿血痢黃連湯調下。

        【摘錄】 《圣惠》卷九十三

        《圣濟總錄》卷二十六:龍骨散

        【處方】 龍骨、黃連(去須,炒)各等分。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傷寒熱病后,下痢膿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食前溫米飲調下,日2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二十六

        仙拈集》卷四:龍骨散

        【處方】 龍骨(煅)、白及各等分。

        【功效與作用】 金瘡。

        【用法用量】 傷口小,干敷;傷口大涼水調敷。

        【摘錄】 《仙拈集》卷四

        《圣濟總錄》卷一五二: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干姜(炮)1兩,當歸(燒)2兩,禹余糧(煅,醋淬5-7遍)2兩,阿膠(炙燥)2兩,續斷2兩,牛角腮(炙焦)3兩。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婦人帶下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食前溫酒調下,日3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二

        《圣惠》卷九十三: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當歸半兩(銼,微炒),黃連1兩(去須,微炒)。

        【制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暴痢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九十三

        《普濟方》卷二一六:龍骨散

        【處方】 龍骨、桑螵蛸瓜蔞根、黃連。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小便數而多。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粥飲調下。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一六

        《圣濟總錄》卷一三二:龍骨散

        【處方】 龍骨半兩,烏賊魚骨(去甲)半兩,胡粉半兩,鉛丹1錢(炒紫色)。

        【制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發際瘡,初生如黃米大,或癢或痛。

        【用法用量】 先用鹽湯洗了,貼之,日3-5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三二

        《百》卷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三○○:龍骨散

        【處方】 獖豬糞(不以多少,新瓦上焙干,入火中燒令通紅取出,于瓶罐內窨成炭,存性,碾為細末)5錢,白龍骨(細研末)2錢半,輕粉2錢半,檳榔末1錢。

        【制法】 和令極勻。

        【功效與作用】 腳疽并久遠惡瘡,它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 先以口含齏水或溫鹽湯洗,令瘡凈見肉,然后以真麻油調藥,隨瘡大小敷之。未愈再敷,不過3-5日定安。

        【摘錄】 《百》卷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三○○

        《圣濟總錄》卷一五三: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烏賊魚骨(去甲)3分,鹿茸(去毛,酥炙)3分,續斷3分,芍藥(銼,炒)3分,赤石脂3分,肉蓯蓉(酒浸,切,焙)3分,干地黃(炒)1兩半。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婦人經血暴下,兼赤白帶下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空腹米飲調下,日2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三

        《普濟方》卷三九八:龍骨散

        【處方】 龍骨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使君子半兩,黃芩半兩,黃連(去須,微炒)半兩,栝樓根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痢,渴不止,身體壯熱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以粥飲調下,日3-4次。

        【摘錄】 《普濟方》卷三九八

        《圣惠》卷三十:龍骨散

        【處方】 白龍骨2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續斷1兩,澤瀉1兩,牡蠣粉3分,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覆盆子3分,棘刺3分(微炒),白芍藥1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虛勞夢中失精,心悸,小腹急痛,陰間寒,目眶疼痛,頭發脫落。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圣惠》卷三十

        《普濟方》卷三九五: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分,赤石脂1兩,縮砂(去皮)1兩。

        【制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大人、小兒吐利

        【用法用量】 小兒每服1字或半錢,大人1錢,面湯送下。

        若止吐,加丁香1分代縮砂。

        【摘錄】 《普濟方》卷三九五

        《普濟方》卷三八八:龍骨散

        【處方】 雞腸草1兩,牡蠣粉3錢,龍骨半兩,茯苓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桑螵蛸半兩。

        【功效與作用】 寒淋小便不禁,或睡中遺出不覺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錢,水1小盞,棗子同煎服。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八八

        《圣惠》卷五十九: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黃連3分(去須,微炒),犀角屑3分,黃柏3分(銼),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赤地利2分,黃耆3分(銼),茜根3分,鼠尾草花3分。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熱痢,下赤黃色膿,心神煩熱,腹內疼痛,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不拘時候,以粥飲調下。

        【摘錄】 《圣惠》卷五十九

        《誠書》卷六:龍骨散

        【處方】 龍骨(煅)1錢,輕粉5分,黃連1錢半,礬(煅)5分(一方無輕粉,黃連)。

        【制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臍內瘡。

        【用法用量】 干摻臍中

        【摘錄】 《誠書》卷六

        方出《圣惠》卷七十八,名見《普濟方》卷三五三: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麻黃根1兩。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產后虛汗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方出《圣惠》卷七十八,名見《普濟方》卷三五三

        《圣惠》卷七十九: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豆蔻3分(去殼),白術3分,艾葉3分(微炒),干姜半兩(炮裂,銼),人參半兩(去蘆頭),訶黎勒1兩(煨,用皮),當歸1兩(銼,微炒)地榆半兩,木香半兩,白頭翁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產后久痢,腹內疼痛,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日3-4次。

        【摘錄】 《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七十九: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牡蠣1兩(燒為粉),桂心半兩,菝葜1兩(銼),烏藥1兩,桑螵蛸半兩(微炒),熟干地黃1兩半。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產后小便數多。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圣惠》卷七十九

        《醫統》卷八十四:龍骨散

        【處方】 龍骨(煅)1兩,當歸1兩,香附子(炒)1兩,棕毛灰5錢。

        【制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婦人血崩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4錢,空心米湯調下。

        【注意】 忌油膩、雞魚、煿炙物。

        【摘錄】 《醫統》卷八十四

        楊氏家藏方》卷十九:龍骨散

        【處方】 龍骨、赤石脂、訶子(煨,去核)、白術、枳殼(麩炒,去瓤)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久痢脫肛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乳食前溫米飲調下。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九

        《普濟方》卷四○一:龍骨散

        【處方】 白龍骨1分,牛黃半分(細研),葛根1分(銼)。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中客忤,體熱。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以溫水調下,日3-4次。

        【摘錄】 《普濟方》卷四○一

        《普濟方》卷三三一引《婦人良方》:龍骨散

        【處方】 龍骨(燒灰)。

        【制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婦人赤白帶下,或因經候不斷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空心煎艾葉湯調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三一引《婦人良方》

        《直指小兒》卷四:龍骨散

        【處方】 龍骨2錢半,訶子肉(炒)2錢半,沒石子(大者)2枚,罌粟殼(去瓤,醋灸)2錢,赤石脂2錢。

        【制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大腸虛肛門出。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米飲調下。

        【摘錄】 《直指小兒》卷四

        《直指小兒》卷四:龍骨散

        【別名】 明礬

        【處方】 明礬(煅)3錢,龍骨(研)3錢,黃丹(煅)2錢,胭脂1錢,麝少許。

        【制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腎經氣實,其熱上沖于耳,遂使津液壅滯為稠膿、為清汁者;或因沐浴,水入耳中,水濕停留,搏于血氣,醞釀成熱,致令耳膿者。

        【用法用量】 明礬散(《得效》卷十二)。《絳囊撮要》有五倍子一錢。

        加海螵蛸末亦好。

        【摘錄】 《直指小兒》卷四

        《普濟方》卷三○一:龍骨散

        【處方】 空肚草(干為末)、龍骨(生用)、虎骨(濕紙裹衣,灰火內煨存性)。

        【制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冷

        【用法用量】 敷之。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一

        方出《外臺》卷三十三引《廣濟方》,名見《婦人良方》卷十三:龍骨散

        【處方】 當歸8分,白龍骨8分,干地黃8分,地榆6分,阿膠6分,芍藥6分,干姜6分,熟艾4分,牛角腮(炙令黃)10分,蒲黃5分。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婦人因損娠,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空腹以飲送下,日2次。漸加至2匕,愈止。不吐利。

        【注意】 忌生冷、油膩、豬、魚、蒜、蕪荑

        【摘錄】 方出《外臺》卷三十三引《廣濟方》,名見《婦人良方》卷十三

        《圣惠》卷七十三:龍骨散

        【處方】 五色龍骨1兩(燒灰),烏賊魚骨1兩(炙黃),白芍藥3分,干姜半兩(炮裂,銼)。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婦人漏下作五色,連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 《普濟方》本方用法:以赤糙米粥飲調下。

        【摘錄】 《圣惠》卷七十三

        方出《千金》卷四,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五二:龍骨散

        【處方】 牡蠣、伏龍肝、赤石脂、白龍骨、桂心、烏賊骨、禹余糧各等分。

        【制法】 上藥治下篩。

        【功效與作用】 女人漏下,或愈或劇,常漏不止,身體羸瘦,飲食減少,或赤或白或黃,使人無子者。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空心酒送下,日2次。

        白多者,加牡蠣、龍骨、烏賊骨;赤多者,加赤石脂、禹余糧;黃多者,加伏龍肝、桂心。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方中渾是固脫,惟桂心、烏賊散血潤枯,亦是固中寓散之法。又須隨所見之色而加增劑料,不必更易藥味也。

        【摘錄】 方出《千金》卷四,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五二

        《千金》卷四:龍骨散

        【別名】 溫中龍骨散

        【處方】 龍骨3兩,黃柏2兩,半夏2兩,灶中黃土2兩,桂心2兩,干姜2兩,石韋1兩,滑石1兩,烏賊骨4兩,代赭4兩,白僵蠶5枚。

        【制法】 上藥治下篩。

        【功效與作用】 腹下十二病絕產:一曰白帶,二曰赤帶,三曰經水不利,四曰陰胎,五曰子臟堅,六曰臟癖,七曰陰陽患痛,八曰內強,九曰腹寒,十曰臟閉,十一曰五臟酸痛,十二曰夢與鬼交

        【用法用量】 溫中龍骨散(《準繩.女科》卷一)。

        白多者,加烏賊骨、僵蠶各2兩;赤多者,加代赭5兩;小腹冷,加黃柏2兩;子臟堅,加干姜、桂心各2兩。

        【注意】 寡婦、童女不可妄服。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此龍骨散專清子臟。方中龍骨、代赭、灶中黃土,各司癥瘕堅結,赤沃漏下,胎漏下血之任;桂心、干姜、半夏,各司通經散結,溫中滌穢,下氣運痰之任;滑石、石韋、黃柏,各司濕熱留著,癃閉不通,陰傷蝕瘡之任;烏賊、僵蠶,各司散血行經,祛風化痰之任。

        【摘錄】 《千金》卷四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龍骨散

        【處方】 龍骨(煅)、枯礬少許。

        【功效與作用】 臍瘡臍濕

        【用法用量】 摻之;油調敷亦可。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

        《普濟方》卷三七五引《全嬰方》:龍骨散

        【處方】 天漿子31粒(炒),蜈蚣1條(炙),蝎尾(去鉤子)1錢,烏蛇肉(酒浸,焙)1錢,朱砂1錢,腦子1分,麝香1分。

        【制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急慢驚風,諸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 3歲字,薄荷煎湯調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七五引《全嬰方》

        《圣惠》卷十六:龍骨散

        【處方】 龍骨2兩,黃連(去須,微炒)2兩,黃柏(微炙,銼)2兩,當歸(銼,微炒)2兩,阿膠(杵碎,炒令黃燥)2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時氣諸痢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十六

        《圣濟總錄》卷一三一:龍骨散

        【處方】 龍骨(煅赤,地上去火毒,研)半兩,赤芍藥(為末)半兩,鉛丹1分,胡粉半錢。

        【制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斂瘡口。主發背,瘡已破者。

        【用法用量】 先以蔥湯洗瘡,洗后拭干,以藥摻之。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三一

        《圣濟總錄》卷九十一: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1分,人參1兩1分,遠志(去心)1兩1分,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半,蛇床子(炒)1兩,桂(去粗皮)1兩,菟絲子(酒浸,搗,焙)1兩,巴戟天(去心)1兩,石斛(去根)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五勞七傷,失精腰痛少氣,面目萎黃,手足(疒帬)冷,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溫酒調下,日3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九十一

        《圣濟總錄》卷一五八:龍骨散

        【處方】 龍骨半兩,生干地黃(焙)1兩半,地榆(去苗,細銼)1兩半,當歸(切,焙)1兩,芍藥1兩,干姜(炮裂)半兩,蒲黃(微炒)半兩,阿膠(炒令燥)半兩,牛角腮(取黃牛角內者,炙令勻焦,銼取末)半兩,艾葉末1分。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妊娠墜胎后,血出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煎生地黃酒調下。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八

        《圣濟總錄》卷七十七:龍骨散

        【處方】 龍骨2兩,黃連(去須)2兩,黃柏(去粗皮)2兩,干姜(炮)2兩,阿膠(炙燥)2兩,人參2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2兩。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氣痢內虛鳴,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空腹粥飲下,日2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七十七

        《圣濟總錄》卷七十四: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黃連(去須,炒)1兩,白礬(熬令汁枯)3分,阿膠(炙燥)3分,白石脂(研)3分,干姜(炮)3分,當歸(切,焙)3分,胡粉(炒)3分,赤石脂(研)3分,牡蠣(煅,研)3分,甘草(炙,銼)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大便青黑,狀如鶩溏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食前米飲調下,日2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七十四

        《圣濟總錄》卷七十六:龍骨散

        【處方】 龍骨半兩,黃連(去須)1兩,牡蠣(煅)1兩,烏梅肉(焙干)3分。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赤白痢,腸胃虛滑。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食前溫米飲調下。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七十六

        《醫統》卷七十九:龍骨散

        【處方】 龍骨、赤石脂、五倍子、黃丹(煅)、海螵蛸各等分。

        【制法】 上各研,入麝少許,共研勻。

        【功效與作用】 金瘡。

        【用法用量】 本方原名龍骨膏,與劑型不符,據《景岳全書》改。

        【摘錄】 《醫統》卷七十九

        《準繩.幼科》卷一:龍骨散

        【處方】 龍骨(煅)半錢,輕粉半錢,黃連(去須)1錢半。

        【制法】 上為極細末。

        【功效與作用】 臍中瘡。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干摻臍。

        【摘錄】 《準繩.幼科》卷一

        《圣惠》卷九十三:龍骨散

        【處方】 白龍骨1兩,茯神3分,人參3分(去蘆頭),胡黃連半兩,麥門冬3分(去心,焙),茅根3分(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痢,渴,體熱煩悶。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九十三

        《圣惠》卷九十三:龍骨散

        【處方】 白龍骨3分,白石脂3分,黃連3分(去須,微炒),胡粉3分(炒令黃),干姜半兩(炮裂,銼)。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水谷痢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九十三

        《圣惠》卷六十一: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川大黃半兩(生用),白蘞半兩,黃耆半兩(銼),黃芩半兩,白及半兩,牡蠣半兩(燒為粉),雌黃半兩(細研),甘草半兩,芎藭半兩。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化膿止痛。主癰疽赤腫,未得膿潰者。

        【用法用量】 用豬膽調令如膏,攤于帛上涂貼,取穴為度。

        【摘錄】 《圣惠》卷六十一

        《準繩.瘍醫》卷五:龍骨散

        【處方】 訶子肉、龍骨(生)、細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生肌肉。主

        【用法用量】 干摻。

        【摘錄】 《準繩.瘍醫》卷五

        濟陽綱目》卷一○七:龍骨散

        【處方】 黃柏、藜蘆石膏銅青膽礬、麝香、龍骨(病急多用,病輕少用)。

        【制法】 上以火焙存性,為末。

        【功效與作用】 走馬牙疳。

        【用法用量】 每用5分,擦于患處。

        【摘錄】 《濟陽綱目》卷一○七

        《圣惠》卷三十: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韭子3分(微炒),赤石脂1兩,黃耆1兩(銼),桑螵蛸1兩(微炒),遠志3分(去心),茯神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熟干地黃1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虛勞失精,心多忪悸。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用水1中盞,加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三十四:龍骨散

        【處方】 白龍骨1兩,生干地黃1兩,干姜半兩(炮裂,銼),曲頭棘針1分,白礬1分(燒灰)。

        【制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齒齦血出不止。

        【用法用量】 每用半錢,揩敷齒齦下。

        【摘錄】 《圣惠》卷三十四

        《圣惠》卷五十九: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黃連1兩(去須,微炒),地榆1兩(銼),當歸1兩(銼,微炒),犀角屑半兩,黃芩1兩,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赤痢煩渴,腹痛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石脂2兩,當歸2兩(銼碎,微炒),白術1兩,吳茱萸3分(湯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白痢腹痛,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赤石脂3兩,當歸1兩(銼,微炒),肉豆蔻1兩(去殼),牡蒙2兩,干姜1兩(炮裂,銼)。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冷痢洞泄,腹中(疒丂)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龍骨散

        【處方】 白龍骨1兩,當歸1兩(銼,微炒),白礬3兩(燒令汁盡),白石脂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干姜3分(炮裂,銼)。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久冷痢,食不消化,日夜三二十行,漸加困篤。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不拘時候,以粥飲調下。

        【摘錄】 《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艾葉1兩(微炒),鱉頭骨3枚(涂酥炙令焦黃)。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諸痢疾,脫肛久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粥飲調下。

        【摘錄】 《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木香1兩,當歸1兩(銼,微炒),肉豆蔻1兩(面裹煨,令面黃為度),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水瀉腹痛,不納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粥飲調下,日3-4次。

        【摘錄】 《圣惠》卷五十九

        《普濟方》卷三五二:龍骨散

        【處方】 龍骨(研)6分,赤石脂(研)6分,烏賊魚骨5兩,牡蠣粉5兩,肉蓯蓉5兩,龜甲芍藥。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產后崩中下血。

        【用法用量】 方中龜甲,芍藥用量原缺。

        加干地黃十分佳。

        【摘錄】 《普濟方》卷三五二

        《圣惠》卷九十三:龍骨散

        【處方】 龍骨1兩,黃連3分(去須,微炒),地榆3分(微炙,銼),黃芩3分,烏梅肉半兩(微炒),赤地利3分,鼠尾花3分。

        【制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熱痢,煩悶,口干多渴,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以粥飲調下,日3-4次。

        【摘錄】 《圣惠》卷九十三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于“龍骨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先锋影音最新在线资源网 | 亚洲论片在线观看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2021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丝袜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