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乳香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乳香
        Rǔ Xiānɡ
        乳香
        別名 滴乳香、熏陸香、馬尾香、乳頭香、塌香、西香、天澤香、摩勒香、多伽羅香、浴香、馬思答吉、杜嚕香
        功效作用 活血止痛。用于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外用消腫生肌。
        英文名 Frankincense, Olibanum
        始載于 名醫別錄
        毒性 微毒
        歸經 心經脾經肝經
        藥性
        藥味

        乳香拉丁學名:(乳香屬)Boswellia carteri

        科名橄欖科Burseraceae

        植物種類:樹

        萃取部位:樹皮,春、夏將樹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順序切開,使樹脂由傷口滲出,數天后凝成硬塊,收集即得。入藥多炒用。

        萃取方法:蒸餾

        特質:無色或淡黃色,有樹脂的香氣

        揮發性:中到慢

        屬性:陽性

        主產地:北埃塞俄比亞、索馬里以及南阿拉伯半島


        【別名】熏陸香(《別錄》),馬尾香、乳頭香(《海藥本草》),塌香(《夢溪筆談》),西香(《本草衍義》),天澤香、摩勒香、多伽羅香、浴香(《綱目》)。乳香、爾香、制乳香、炒乳香、醋炒乳香、炙乳香、生乳香、明乳香、生明乳香處方中寫乳香、爾香指生乳香。為原藥去雜質,搗成碎塊入藥者。制乳香為原藥搗成粉末后,置鍋內炒至熔化,然后倒出,待微冷切成小塊者。炒乳香為原藥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見熔化后,略呈黃色,取出放涼入藥者。醋炒乳香又稱炙乳香。為凈乳香用文火炒至表面熔化時,噴灑米醋再炒至外層光亮,取出放涼入藥者。  

        目錄

        來源

        為橄欖科植物卡氏乳香樹的膠樹脂。春、夏均可采收,以春季為盛產期。采收時,干樹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順序切傷,并開一狹溝,使樹脂從傷口滲出,流入溝中,數天后凝成干硬的固體,即可采取。落于地面者常粘附砂土雜質,品質較次。本品性粘,宜密閉,防塵;遇熱則軟化變色,故宜貯藏于陰涼處。  

        原形態

        原生態卡氏乳香樹

        矮小灌木,高4~5米,罕達6米。樹干粗壯,樹皮光滑,淡棕黃色,紙狀,粗枝的樹皮鱗片狀,逐漸剝落。葉互生,密集或于上部疏生,單數羽狀復葉,長15~25厘米,葉柄被白毛;小葉7~10對,對生,無柄,基部者最小,向上漸大,小葉片長卵形,長達3.5厘米,頂端者長達7.5厘米,寬1.5厘米,先端鈍,基部圓形、近心形或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的圓齒裂,或近全緣,兩面均被白毛,或上面無毛。花小,排列成稀疏的總狀花序;苞片卵形:花萼杯狀,先端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花瓣5片,淡黃色,卵形,長約為萼片的2倍,先端急尖;雄蕊10,著生于花盤外側,花絲短;子房上位,3~4室,每室具2垂生胚珠,柱頭頭狀,略3裂。桉果倒卵形,長約1厘米,有三棱,鈍頭,果皮肉質,肥厚,每室具種子1枚。  

        分布

        分布紅海沿岸至利比亞、蘇丹、土耳其等地。主產于紅海沿岸的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  

        性狀

        干燥膠樹脂,多呈小形乳頭狀、淚滴狀顆粒或不規則的小塊,長0.5~3厘米,有時粘連成團塊。淡黃色,常帶輕微的綠色、藍色或棕紅色。半透明。表面有一層類白色粉塵,除去粉塵后,表面仍無光澤。質堅脆,斷面蠟樣,無光擇,亦有少數呈玻璃樣光澤。氣微芳香,味微苦。嚼之,初破碎成小塊,迅即軟化成膠塊,粘附牙齒,唾液成為乳狀,并微有香辣感。遇熱則變軟,燒之微有香氣(但不應有松香氣),冒黑煙,并遺留黑色殘渣。與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乳狀液。以淡黃色、顆粒狀、半透明、無砂石樹皮雜質、粉末粘手、氣芳香者為佳。  

        成份

        含樹脂60~70%,樹膠27~35%,揮發油3~8%。樹脂的主要成分為游離α、β-乳香脂酸33%,結合乳香脂酸1.5%,乳香樹脂烴33%。樹膠為阿糖酸的鈣鹽和鎂鹽20%,西黃芪膠粘素6%;此外,尚含苦味質0.5%。揮發油呈淡黃色,有芳香,含蒎烯,消旋-檸檬烯及α、β-水芹烯,其主要的芳香成分未明。  

        炮制

        乳香:揀去砂子雜質。制乳香:取揀凈的乳香,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見熔化點,略呈黃色,取出放涼;或炒至表面溶化時,噴灑米醋,繼續炒至外層明亮光透,取出放涼。(每乳香100斤,用米醋6斤)

        ①《品匯精要》:凡使(乳香),置上,以灰火烘焙熔化,候冷,研細用。

        ②《綱目》:乳香入丸藥,以少酒研如泥,以水飛過,曬干用;或言以燈心同研則易細,或言以糯米數粒同研,或言以人指甲二、三片同研,或言以乳缽坐熱水中乳之,皆易細。  

        性味

        辛苦,溫。

        ①《別錄》:微溫。

        ②《日華子本草》:味辛,熱,微毒。

        李杲:味苦辛,熱。  

        歸經

        入心、肝、脾經。

        朱震亨:入手少陰經。

        ②《本草經疏》:入足太陰、手少陰,兼入足厥陰經。  

        主治

        調氣活血,定痛,追毒。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痛經,產后瘀血刺痛。

        ①《別錄》: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風癮疹癢毒。

        ②《本草拾遺》:療耳聾中風口噤,婦人血氣,能發酒,理風冷,止大腸泄澼,療諸瘡令內消。

        ③《日華子本草》:止霍亂,心腹痛。煎膏止痛長肉。

        ④《證類本草》:治不眠。

        ⑤《珍珠囊》:定諸經之痛。

        ⑥《綱目》:消癰疽諸毒,托里護心,活血定痛,伸筋,治婦人難產,折傷。

        ⑦《本草從新》:治癲狂,止泄痢。

        ⑧《要藥分劑》:赤白痢腹痛不止者,加入乳香無不效。  

        用法

        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凋敷。  

        注意

        孕婦忌服。

        ①《本草經疏》:癰疽已潰不宜服,諸瘡膿多時,未宜遽用。

        ②《本經逢原》:胃弱勿用。  

        附方

        ①治心氣疼痛不可忍:乳香三兩,真茶四兩。為末,以臘月鹿血和丸,彈子大。每溫醋化一丸服之。(《瑞竹堂經驗方》)

        ②治急心痛胡椒四十九粒,乳香一錢,為末,男用姜湯下,女用當歸湯下。(《攝生眾妙方》抽刀散)

        ③治氣血凝滯,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酸臂疼,內外瘡瘍,一切臟腑積聚,經絡湮淤:當歸五錢,丹參五錢,生明乳香五錢,生明沒藥五錢。上藥四味作湯服,若為散,一劑分作四次服,溫酒送下。(《醫學衷中參西錄活絡效靈丹

        ④治產后瘀滯不清,攻刺心腹作痛:乳香、沒藥(俱瓦上焙出油)各三錢,五靈脂延胡索牡丹皮桂枝各五錢(俱炒黃),黑豆一兩(炒成煙炭)。共為末,每服三錢,生姜泡湯調下。(《李念先手集》)

        ⑤治跌撲折傷筋骨:乳香,真沒藥各一錢五分,當歸尾,紅花、桃仁各三錢。水煎服。(《本草匯言》)

        ⑥治發背腦疽,和一切惡瘡內潰及諸惡毒沖心嘔痛:乳香一兩(通明者,用水外浸,以乳缽研細),真綠豆粉(研)叫兩。上二味合研極細,每服一錢匕,新水調下,水不可多,要藥在胸膈上也。(《圣濟總錄》托里湯)

        ⑦治瘡瘍疼痛不可忍:乳香、沒藥各二錢,寒水石(煅)、滑石各四錢,冰片一分。為細末,搽患處。(《外科發揮》乳香定痛散)

        ⑧治魚肚癰及翻花起肛,久爛不堪者,消腫止痛:乳香、沒藥(各去油)各一兩,麝香一錢半,雄精五錢(各研極細),黃米飯二兩。搗爛為丸,如萊菔子大,忌火烘,曬干。每服陳酒送下三錢,醉蓋取汗。(《外科全生集》醒消丸

        ⑨治化膿性指頭炎急性乳腺炎:乳香五錢,白礬花椒各二錢,蔥白數根。水煎外洗,一日數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⑩治陰寒呃忒不止:乳香、硫黃,艾各二錢。為細末,用好酒一鐘,煎數沸,乘熱氣,使病人鼻嗅之。外用搗生姜擦胸前。(《傷寒全生集》乳香硫黃散)

        ⑾治夢寐遺精:乳香一塊,拇指大,臥時嚼,含至三更,咽下。三、五服。(《醫林集要》)

        ⑿治口目歪斜:乳香燒煙熏之,以順其血脈。(《證治要訣》)

        ⒀治咽喉骨哽:乳香一錢,水研服之。(《衛生易簡方》)

        ⒁治齒蟲痛不可忍:嚼熏陸香咽其汁。(《梅師集驗方》)  

        備注

        此外,尚有同屬植物鮑達乳香樹及野乳香樹等數種。所產乳香,形狀均與上種相似。  

        各家論述

        ①《綱目》:乳香香竄,入心經,活血定痛,故為癰疽瘡瘍、心腹痛要藥。《素問》云: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是矣。產科諸方多用之,亦取其活血之功爾。……楊清叟云:凡人筋不伸者,敷藥宜加乳香,其性能伸筋。

        ②《本草經疏》:風水毒腫,邪干心脾,惡氣內侵,亦由二經虛而邪易犯。癮疹癢毒,總因心脾為風濕熱邪所干致之。脾主肌肉,而痛癢瘡瘍皆屬心火,此藥正入二經,辛香能散一切留結,則諸證自瘳矣。《日華子》云,煎膏止痛長肉;陳藏器云,治婦人血氣,療諸瘡,令內消。則今人用以治內傷諸痛,及腫毒內服外敷之藥,有自來矣。

        ③《本草匯言》:乳香,活血去風,舒筋止痛之藥也。陳氏發明云,香烈走竄,故入瘍科,方用極多。又跌撲斗打,折傷筋骨,又產后氣血攻刺,心腹疼痛,恒用此,咸取其香辛走散,散血排膿,通氣化滯為專功也。故癰瘍可理,折傷可續,產后瘀血留滯可行,癥塊痞積,伏血冷瘕可去矣,性燥氣烈,去風活血,追毒定痛,除癰瘍、產后及傷筋骨之外,皆不須用。

        ④《本草求真》:血因氣逆,則血凝而不通,以至心腹絞痛;毒因氣滯,則血聚而不散,以至痛處異常。乳香香竄入心,既能使血宣通而筋自伸,復能入腎溫補,使氣與血互相通活,俾氣不令血阻,血亦不被氣礙,故云功能生血,究皆行氣活血之品耳。非如沒藥氣味苦乎,功專破血散瘀,止有推陳之力,而無致新之妙。

        ⑤《醫學衷中參西錄》:乳香、沒藥,二藥并用,為宣通臟腑、流通經絡之要藥,故凡心胃脅腹肢體關節諸疼痛皆能治之。又善治女子行經腹疼,產后瘀血作痛,月事不以時下。其通氣活血之力,又善治風寒濕痹,周身麻木,四肢不遂及一切瘡瘍腫疼,或其瘡硬不疼。外用為粉以敷瘡瘍,能解毒,消腫、生肌、止疼,雖為開通之品,不至耗傷氣血,誠良藥也。乳香、沒藥,最宜生用,若炒用之則其流通之力頓減,至用于丸散中者,生軋作粗渣入鍋內,隔紙烘至半熔,侯冷軋之即成細末,此乳香、沒藥去油之法。

        參看

        關于“乳香”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AV网址入口 | 亚洲处破女aⅴ一区二区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网 | 五月婷婷之综合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