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茅根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茅根湯

        【處方】 茅根(洗剉)、山梔仁、茵陳蒿、地骨皮、甘草(炙),各半兩。

        【功效與作用】 治傷寒發黃,遍身如金黃色者。

        【用法用量】 每服五錢,用水一盞半,生姜三片,豆豉三七粒,同煎至一盞,去滓,早晚食遠溫服。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圣濟總錄》卷五十八:茅根湯

        【處方】 茅根(銼)蘆根(銼)菝葜(細銼)各60克 石膏(碎)45克 烏梅去核,炒)15克

        【制法】 上藥六味,粗搗篩。

        【功效與作用】 治消渴口干,小便數。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取15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五十八

        《云南醫學雜志》:茅根湯

        【處方】 干白茅根250克 白糖25克

        【制法】 干品茅根洗凈后切碎,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煎湯去渣,然后加入白糖,溶化后即可飲用。

        【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尿。適用于小兒急性腎炎

        【用法用量】 以上為1日量,分~3次當溫熱飲用,連服1~2周。

        【摘錄】 《云南醫學雜志》

        明醫指掌》卷九:茅根湯

        【處方】 白茅根2錢,瞿麥1錢半,葵子2錢半,白茯苓1錢半,人參(去蘆)1錢,蒲黃(生用)1錢,桃膠1錢,滑石1錢半(研細,水飛),半夏(姜制)3分,紫貝1個(燒),石膏1錢(煅過)。

        【功效與作用】 產后諸淋,無問冷、熱、膏、石、氣、血等淋。

        【用法用量】 加生姜、燈心,水煎服。

        【摘錄】 《明醫指掌》卷九

        傷寒總病論》卷三:茅根湯

        【處方】 茅根半升,麥門冬2合半,半夏1兩,人參半兩,茯苓半兩,生姜2兩。

        【功效與作用】 嘔吐發熱脈滑數或洪。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5升,煎1升半,去滓,溫溫分減服。

        【摘錄】 《傷寒總病論》卷三

        方出《圣惠》卷五十八,名見《圣濟總錄》卷九十八:茅根湯

        【處方】 白茅根3兩(銼),露蜂房1兩(微炙),葛花1兩。

        【功效與作用】 石淋,臍下妨痛。

        【用法用量】 上搗碎,以水2大盞,煮取1盞半,去滓,食前分為3服。當下石出。

        【摘錄】 方出《圣惠》卷五十八,名見《圣濟總錄》卷九十八

        《千金》卷三:茅根湯

        【處方】 白茅根1斤,瞿麥4兩,地脈2兩,桃膠1兩,甘草1兩,鯉魚齒100枚,人參2兩,茯苓4兩,生姜3兩。

        【功效與作用】 產后淋。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2升半,分服。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白茅根之甘寒,兼人參之甘溫,以溫肺胃氣化;瞿麥、桃膠、地脈,乃茅根之佐使,茯苓、甘草、生姜,則人參之匡輔,鯉魚齒散堅利水,并助桃膠以磨宿積之。

        【摘錄】 《千金》卷三

        《外臺》卷四引《小品方》:茅根湯

        【別名】 茅根葛根湯、茅葛湯

        【處方】 茅根半升,葛根(各切)半升。

        【功效與作用】 溫病有熱,飲水暴冷噦者。

        【用法用量】 茅根葛根湯(《傷寒總病論》卷五)、茅葛湯(《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摘錄】 《外臺》卷四引《小品方》

        《麻科活人》卷三:茅根湯

        【處方】 茅根、當歸、生地黃、山梔仁、枯黃芩

        【功效與作用】 衄血

        【用法用量】 水煎,加百草霜入藥中服。

        【摘錄】 《麻科活人》卷三

        《盤珠集》卷下:茅根湯

        【處方】 白茅根、瞿麥、車前子、通草、滑石、煨甘草、鯉魚、石首魚石(研末)。

        【功效與作用】 產后小便不通,熱氣客于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盤珠集》卷下

        傅青主女科》卷下:茅根湯

        【處方】 石膏1兩,白茅根1兩,瞿麥5錢,白茯苓5錢,葵子1錢,人參1錢,桃膠1錢,滑石1錢,石首魚頭4個。

        【功效與作用】 產后冷熱淋。

        【用法用量】 加燈心,水煎,入齒末,空心服。

        【摘錄】 《傅青主女科》卷下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茅根湯

        【處方】 茅根、姜炭等分。

        【功效與作用】 溺血。

        【用法用量】 加蜜1匙,水2杯,煎1杯服。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片玉心書》卷五:茅根湯

        【處方】 陳皮(去白)、半夏(炒)、茯苓、甘草、天冬(去心)、杏仁泥、片芩、梔子貝母、知母、石膏、瓜蔞霜、生地桔梗。

        【功效與作用】 咳久連聲不已,口鼻出血者。

        【用法用量】 水煎,取茅根自然汁和服。

        【摘錄】 《片玉心書》卷五

        普濟方》卷二一五:茅根湯

        【處方】 白茅根3兩,黃芩1兩半,秦艽3兩,茵陳蒿3兩,犀角(鎊)3兩,樸消(研)3兩,赤芍藥3兩,麥門冬(去心,生用)1兩半。

        【制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心脾熱壅,小便赤澀,皮肉發黃目黃色。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盞半煎1盞,去滓,空心服,日2次,夜1次。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一五

        活幼口議》卷十八:茅根湯

        【處方】 生地黃汁1小盞,生蜜1小盞,酒1小盞,茅根1握(搗,煎汁加稠糖)。

        【功效與作用】 小兒傷寒后鼻中出血,5-7歲以上至大人為紅汗

        【用法用量】 上藥煎取1盞相和,溫服小小半盞。立效。

        【摘錄】 《活幼口議》卷十八

        《普濟方》卷三八四引《醫方妙選》:茅根湯

        【處方】 茅根1兩,人參(去蘆頭)1兩,生干地黃1兩,麥門冬半兩,甘草半兩(炙)。

        【功效與作用】 小兒熱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錢,水1小盞,入薄荷3葉,煎至5分,去滓熱服。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八四引《醫方妙選》

        《圣濟總錄》卷一五七:茅根湯

        【處方】 茅根(銼碎)1兩半,滑石1兩半,車前子(微炒)1兩半,大黃(銼碎,微炒)1兩半。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妊娠大小便不通,結悶氣急,脹滿欲死。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七

        《圣濟總錄》卷六十一:茅根湯

        【處方】 生茅根(銼)1握,生地黃(拍碎)1兩,刺薊(銼)半兩。

        【功效與作用】 血黃頭悶,心中痛結塊,心煩吐逆。

        【用法用量】 以水3盞,煎至1盞半,去滓,食后分2次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六十一

        《圣濟總錄》卷五十六:茅根湯

        【處方】 茅根(銼)2兩,蘆根(銼)2兩,菝葜(細銼)2兩,石膏(碎)1兩半,烏梅(去核,炒)半兩,淡竹葉根(銼)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消渴口干,小便數。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水1盞半,煎取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五十六

        《圣濟總錄》卷二十八:茅根湯

        【處方】 茅根(洗,銼)半兩,梔子仁半兩,茵陳蒿半兩,地骨皮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傷寒發黃,通身如金色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加生姜3片,豉3-7粒,同煎至1盞,去滓,早、晚食后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二十八

        胎產心法》卷下:茅根湯

        【處方】 茅根1兩,滑石1錢(煅),甘草5分,紫貝1個(煅),石首魚腦砂1個(焙干,研為末,一方用2個,煅),闕字姜1塊。

        【功效與作用】 赤、白、沙、石諸淋。

        【用法用量】 加燈心30寸,煎,入魚頭末,空心溫服。

        【摘錄】 《胎產心法》卷下

        不知醫必要》卷二:茅根湯

        【處方】 白茅根1兩,側柏(炒成炭)2錢。

        【功效與作用】 鼻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不知醫必要》卷二

        《名家方選》:茅根湯

        【處方】 茅報4錢,丁子1錢,肉桂1錢。

        【功效與作用】 帶下,諸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 水煎,頻熏前陰。

        【摘錄】 《名家方選》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于“茅根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日本欧美视频网站 |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 | 亚洲成亚洲成网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日韩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AV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