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大棗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大棗湯

        【處方】 大棗15枚 黃耆12克 附子6克 生姜6克 麻黃6克 甘草3克

        【制法】 上六味嚼咀。

        【功效與作用】 主歷節疼痛。

        【用法用量】 用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八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大棗湯

        【處方】 麥冬1錢,石菖蒲6分,浮小麥6合,棗仁1錢半,茯神1錢半,天冬1錢,柏子仁3錢,大棗10個,甘草6分,白芍1錢,元參5錢,黃芩1錢,竹茹1錢,當歸1錢。

        【功效與作用】 婦人臟躁妊娠無故悲泣。

        【摘錄】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圣濟總錄》卷一七二:大棗湯

        【處方】 大棗(去核,焙)1兩,人參1兩,白術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陳曲(炒)1兩,甘草(炙)1分,檀香(銼)1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久多渴,不美乳食。

        【用法用量】 1歲兒童1錢匕,水半盞,加大棗1枚(擘),煎至3分,去滓溫服,每日3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七二

        《千金》卷八:大棗湯

        【處方】 大棗15枚,黃耆4兩,附子1枚,生姜2兩,麻黃5兩,甘草1尺。

        【功效與作用】 歷節疼痛。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3升,服1升,每日3次。

        【注意】 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

        【各家論述】 《張氏醫通》:麻黃附子甘草湯加黃耆、姜、棗,日三服之。發表重劑莫如麻黃,溫經峻藥首推附子,表里補瀉,功用天淵。仲景于少陰病脈沉發熱,二味合用,單刀直破堅壘,而建補天浴日之功。在一二日間,勢難叵測,則用細辛以助其銳。二三日無里證,則用甘草以緩其治,各有權度。《金匱》于水腫治例,亦用二湯,喘嗽則兼細辛,以開肺氣之壅;脈沉則兼甘草,以緩腎氣之逆,與初起防變,二三日無里證互發。而倉公乃于麻附細辛方中,加當歸、防、獨,以療賊風口噤發痙。《千金》復以麻附甘草湯內加黃耆、姜、棗,以治歷節疼痛,總賴麻黃、附子,徹外徹內,迅掃其邪,杲日當陽,何有陰之患乎?

        【摘錄】 《千金》卷八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大棗湯

        【處方】 大棗、浮小麥、麥冬、人參、川芎、當歸、竹茹、茯苓、茯神、陳皮熟地香附、白芍、黃耆。

        【功效與作用】 養心血,滋肺金,肅清上焦安胎定神。主妊娠無故終日悲泣,或獨居一室,喜笑不休,狀如鬼祟所附,或驚悸數發,此由臟燥故也。

        【各家論述】 是方以棗、麥為君;四物養血,參、苓、甘、耆補氣為臣;麥冬、茹、神清心安神,陳、附使氣不上逆為佐。使氣以煦之,血以濡之,臟不燥而血自安。

        【摘錄】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醫心方》卷二十一引《小品方》:大棗湯

        【處方】 大棗100枚,黃耆3兩,膠8兩,甘草1尺。

        【功效與作用】 婦人五崩,下赤、白、青、黃、黑。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3升半,納膠令烊,分服。

        【摘錄】 《醫心方》卷二十一引《小品方》

        《外臺》卷六引《刪繁方》:大棗湯

        【別名】 大棗煎

        【處方】 大棗30枚,杏仁3兩(去皮尖),人參3兩,紫菀2兩,萎蕤3兩,麥門冬3兩(去心),百部3兩,通草3兩,石膏8兩,五味子1兩,羊腎3枚(去膏),麻黃3兩(去節)。

        【制法】 上切。

        【功效與作用】 潤肺,止心痛。主上焦熱,牽肘攣心痛,喘咳短氣,動而好唾。

        【用法用量】 大棗煎(《圣惠》卷四十七)。

        【摘錄】 《外臺》卷六引《刪繁方》

        《千金翼》卷十八:大棗湯

        【處方】 大棗30枚(擘),石膏3兩(劈),白薇2兩,前胡2兩,人參2兩,防風2兩,桂心1尺,甘草1尺(炙)。

        【功效與作用】 虛煩短氣氣逆胸滿,上熱下冷。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3升,分服。

        【摘錄】 《千金翼》卷十八

        《本事》卷四:大棗湯

        【處方】 白術3兩,大棗3枚。

        【功效與作用】 四肢腫滿

        【用法用量】 白術(口父)咀。每服半兩,水1盞半,大棗拍破,同煎至9分,去滓溫服,1日-4次,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 《本事方釋義》:白術氣味甘溫微苦,入足太陰;大棗氣味甘酸微溫,入手少陽、足太陰、陽明。四肢浮腫,由乎中宮氣弱土衰,不能運濕,故用培土之藥。得中焦氣旺,脾胃不致失職,自然腫消而病安矣。

        【摘錄】 《本事》卷四

        《圣濟總錄》卷四十一:大棗湯

        【處方】 大棗50枚(去核,焙,別搗),生干地黃半斤(切,焙),阿膠(炙令燥)3兩,甘草(炙,銼)3兩。

        【制法】 上除大棗外,為粗末,再作一處搗勻。

        【功效與作用】 恚怒傷肝,胸中菀結,或至嘔血者。蓋氣血相薄而厥逆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日2夜1,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四十一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于“大棗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影视 | 天堂视频中文字幕一区 | 中文字幕不卡视频 | 中文成人免费久久久 |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