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
A+醫學百科 >> 驚 |
驚,證名。
①遇事易驚或無故自驚之證。出《素問.大奇論》。亦稱喜驚、驚傷。因火熱爍動于心,而心動神亂,或正虛觸事易驚。《張氏醫通.神志門》:“夫驚雖主于心,而肝膽脾胃皆有之。驚是火熱爍動其心,心動而神亂也。若因內氣先虛,故觸事易驚,或卒然聞響大聲,目擊異物,遇險臨危,皆使人有惕惕之狀也。”治用溫膽湯加熟棗仁,或選用遠志丸、妙香散、平補正心丹、龍齒清魂散等方。《雜病源流犀燭》卷六治因大驚而病者,用黃連安神丸;由腎虛而驚者,用人參、黃芪、當歸、白術、元參、陳皮、黃柏;由膽虛而驚者,用人參、枳殼、肉桂、五味子、棗仁、熟地、杞子、柏子仁;由肝膽俱虛者,用酒化鹿角膠,空服下五錢;由心氣不足,神不定而驚者,用妙香散;由肝虛受風,臥若驚狀者,用珍珠母丸;由血虛而驚者,用朱砂安神丸;由痰盛而驚者,用加味定志丸;由思慮過度而驚者,用清心補血湯;由氣血俱虛而驚者,用養心湯。參見喜驚、驚傷條。
|
出自A+醫學百科 “驚”條目 http://www.rpzztyjokwsnq.com/w/%E6%83%8A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驚”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