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蝸牛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蝸牛
        Wō Niú
        蝸牛
        別名 天螺螄、里牛、瓜牛、仆累、小牛螺、黃犢、蚹蠃、鼠蝓、蝸蠃、蜾蠃、蠡蠃、陵螺、山蝸、蠡牛、負殼蜒蚰、海羊、蜓蚰蠃、土牛兒、負殼蛞蝓、天螺、圓螺蟲、無靨螺、肌母螺、蚹贏、蝸贏、蜾贏、彘贏、彘牛、海羊、蜒蚰贏、士牛兒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利尿。用于癰腫疔毒,痔漏小便不利。
        英文名 snail
        始載于 名醫別錄
        毒性 小毒
        歸經 胃經、大腸經、膀胱經
        藥性
        藥味

        蝸牛,軟體動物,腹足綱。

          

        目錄

        一、軟體動物——蝸牛

        簡介英文名

        Snail

        拼音wō niú

        普通話念作“wō niú”,但是在很多方言中都念“guā niú”,如閩南話中念“gua niu”。

        拉丁文學名

        Fruticicolidae

        科屬分類

        動物界,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柄眼目,大蝸???/p>

        大陸上生活的螺類,約22,000種。大多屬于腹足綱(Gastropoda)、肺螺亞綱(Pulmonata),少數屬於前鰓亞綱(Prosobranchia)。取食腐爛植物質,產卵於土中。在熱帶島嶼(如古巴)最常見,但也見于寒冷地區(冬天蟄伏)。樹棲種類的色澤鮮豔,而地棲的通常單色。非洲的瑪瑙螺屬(Achatina)體型最大,多超過20公分(8吋)。歐洲的大蝸牛屬的幾個種常作佳肴,尤其在法國。參閱腹足類(gastropod)條。

        Bkfnd.jpg

        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5600顆牙齒。在蝸牛的小觸角中間往下一點兒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條鋸齒狀的舌頭,科學家們稱之為“齒舌”。

        蝸牛并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指大蝸??频乃蟹N類動物,廣義的也包括腹足綱其他科的一些動物〔包括蛞蝓等〕。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只指陸生種類,雖然也包括許多不同科、屬的動物,但形狀都相似。蝸牛有一個比較脆弱的,低圓錐形的殼,不同種類的殼有左旋或右旋的,頭部有兩對觸角,后一對較長的觸角頂端有眼,腹面有扁平寬大的腹足,行動緩慢,足下分泌黏液,降低摩擦力以幫助行走,黏液還可以防止螞蟻等一般昆蟲的侵害。蝸牛一般生活在比較潮濕的地方,在植物叢中躲避太陽直曬。在寒冷地區生活的蝸牛會冬眠,在熱帶生活的種類旱季也會休眠,休眠時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層干膜封閉殼口,全身藏在殼中,當氣溫和濕度合適時就會出來活動。蝸牛幾乎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不同種類的蝸牛體形大小各異,非洲大蝸牛可長達30厘米,在北方野生的種類一般只有不到1厘米。一般蝸牛以植物葉和嫩芽為食,因此是一種農業害蟲。但也有肉食性蝸牛,以其他種類蝸牛為食?,F在這種人工養殖可食用的蝸牛已經隨同法國烹飪向世界各地傳播。蝸牛是雌雄同體的,有的種類可以獨立生殖,但大部分種類需要兩個個體交配,互相交換精子。普通蝸牛將卵產在潮濕的泥土中,一般兩到四周后小蝸牛就會破土而出。一次可產100個卵。蝸牛的天敵很多,雞、鴨、鳥、蟾蜍、龜、蛇、刺猬都會以蝸牛作為食物,螢火蟲主要以蝸牛為食。一般蝸牛壽命可以活2-3年,最長可達7年,但大部分可能當年就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蝸牛在各種文化中的象征意義也不相同,在中國,蝸牛象征緩慢、落后;在西歐則象征頑強和堅持不懈;有的民族以蝸牛的行動預測天氣,芬蘭人認為如果蝸牛的觸角伸的很長,就意味著明天有一個好天氣。

        蝸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屬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富含20多種氨基酸的高檔營養滋補品。蝸牛屬腹足綱陸生軟體動物,種類很多,遍布全球。據有關資料記載,世界各地有蝸牛四萬種。在我國各省區都有蝸牛分布,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園、菜園、農田、公園、庭園、寺廟、高山、平地、丘陵等地。但有飼養和食用價值的種類卻很少。蝸牛作為人類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上等食品和動物性蛋白飼料,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蝸牛是陸地上最常見的軟體動物之一,它主要以植物為食,特別喜歡吃作物的細芽和嫩葉,所以野生的蝸牛對農作物危害較大。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變害為利,把蝸牛進行人工飼養,讓蝸牛為人類提供營養價值很高的蝸牛肉。  

        外形特征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眼、口、足、殼、觸角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貝殼,其形狀;顏色大小不一,它們的貝殼有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煙斗形等等。目前國內養殖的白玉蝸牛、蓋罩大蝸牛、散大蝸牛、亮大蝸牛、褐云瑪瑙蝸牛等都有自己獨特的外形。

        蝸牛的眼睛長在觸角上。  

        種類

        蝸牛是陸生貝殼類軟體動物,從曠古遙遠的年代開始,蝸牛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蝸牛的種類很多,約25000多種,遍及世界各地,僅我國便有數千種。大多數蝸牛均有毒不可食用,我國有食用價值的約11種,如褐云瑪瑙蝸牛、高大環口蝸牛、海南堅蝸牛、皺疤堅蝸牛、江西巴蝸牛、馬氏巴蝸牛、白玉蝸牛等?,F在世界各地作為食用并人工養殖的蝸牛主要有三種:

        法國蝸牛

        又叫葡萄蝸牛,因主要生活在葡萄種植園內,以葡萄莖、葉、芽、果等為食而得名。又因其形似蘋果,故而又稱蘋果蝸牛,學名叫蓋罩大蝸牛。亮大蝸牛品種產于法國、意大利、前蘇聯等國。溫度與散大蝸牛適應界限基本相同。本品種體重可達400克。

        貝殼呈圓球形,殼高28~35mm,寬45~60mm。殼質厚而堅實,不透明,有5.0~5.5個螺層,螺旋部增長緩慢,呈低圓錐形。體螺層膨大,殼口不向下傾斜,殼面呈深黃褐色或黃褐色,有光澤,并有多條黑褐色帶。殼頂鈍,成體之臍孔被軸唇遮蓋。殼口呈橢圓形,口緣鋒利,口唇外折,內質呈淡黃色或淡褐色。

        庭園蝸牛

        屬“哈立克斯”蝸牛,原產歐洲中西部的法國、英國等地區,通常棲身于園林或灌木叢中,故稱為之“庭園蝸?!?,又叫散大蝸牛。其成蝸牛體形略小,直徑約3厘米左右,螺殼質薄,呈黃褐色,并具有4條紫褐色帶,殼表面布滿許多黃褐色的小斑點。目前,我國養殖的散大蝸牛,因品種退化,個體小,經濟效益較差。

        瑪瑙蝸牛

        臺灣人稱露螺,在廣東一帶叫東風螺、菜螺或花螺,屬于瑪瑙蝸牛類。瑪瑙蝸牛原產于東部非洲的馬拉加西島,后來傳遍了整個熱帶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故又稱為非洲大蝸牛。螺形呈錐狀,螺殼表面包有一層黃褐色的殼皮,并帶有深褐色花紋。通常成蝸牛的螺殼長約6~8厘米,寬約3~4厘米,重50克以上。在非洲西部地區,特別是黃金海岸的居民,視蝸牛為唯一的動物性蛋白質。由于此種蝸牛肉味鮮美,倍受歐美老板的歡迎,致使非洲大蝸牛成為今日世界上的主食蝸牛。這種蝸牛是較適應在我國自然條件下生長的品種。

        目前,我國普遍養殖的品種叫白玉蝸牛,別稱白肉蝸牛,以肉色雪白而得名白玉蝸牛, 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陸生貝殼類。雌雄同體,在全世界所有的食用蝸牛品種的大家族中,屬首屈一指的佼佼者。 白玉蝸牛是我國的特種動物之一,具有特殊價值,特殊營養,特異風味,特別用途,肉質肥厚,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富有20多種氨基酸,也是宇航員和運動員最佳的滋補品。

        它屬于瑪瑙蝸牛的變異品種。其特異之處在于頭、頸、足的肌肉光色不同,但在形態和生活習慣上則與褐云瑪瑙蝸牛沒有區別,養殖方法也基本相同,只是養殖時對衛生條件要求高一些,而且其外銷經濟價值也高一些 。  

        生活環境

        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疏松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沒,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最適合環境:溫度16~30℃(23~30℃時,生長發育最快);空氣濕度60%~90%;飼養土濕度40%左右;pH為5~7。當溫度低于15℃, 高于33℃時休眠,低于5℃或高于40℃,則可能被凍死或熱死。

        喜鉆入疏松的腐殖土中棲息、產卵、調節體內濕度和吸取部分養料,時間可長達12小時之久。雜食性和偏食性并存。喜潮濕怕水淹。在潮濕的夜間,并投入濕漉的食料,蝸牛的食欲活躍。但水淹可使蝸牛窒息。自食生存性。小蝸牛一孵出,就會爬動和取食,不要母體照顧。當受到敵害侵擾時,它的頭和足便縮回殼內,并分泌出粘液將殼口封??;當外殼損害致殘時,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質修復肉體和外殼。具有很強的忍耐性。蝸牛具有驚人的生存能力,對冷、熱、饑餓、干旱有很強的忍耐性。喜恒溫養殖。溫度恒定在25~28℃之間,生長發育和繁殖旺盛。 蝸牛在爬行時,還會在地上留下一行粘液,這是它體內分泌出的一種液體,即使走在刀刃上也不會有危險?! ?/p>

        生活習性

        排泄

        蝸牛排泄是在靠近呼吸孔的地方排泄的,叫氣孔。它會把糞便排在自己的身上。

        呼吸

        蝸牛的外套膜腔會在殼口處形成1個開口,稱為「呼吸孔」,這是氣體進出的地方。仔細觀察,呼吸孔常會一開一關,就像是蝸牛呼吸用的「鼻子」;而當蝸??s進殼內時,還是會將呼吸孔的開口留於殼口處以便呼吸。 外套膜常在足部或內臟團間,形成1個與外界相通的空腔,稱為「外套膜腔」。蝸牛的呼吸器官就藏於外套膜腔內,有時透過蝸牛的殼,隱約可以見到殼底下密布的肺血管網,大多位於前側,靠近頭部的方向,這正是外套膜腔的位置。

        【食性】 

        蝸牛覓食范圍非常廣泛,主食各種蔬菜、雜草和瓜果皮;農作物的葉、莖、芽、花、多汁的果實;各種青草青棵飼料、多汁飼料、糠皮類飼料、餅粨類飼料均食。蝸牛是靠口來攝食的?! ?/p>

        生長繁殖

        生長期

        1)孵化期:是指從蝸牛產出的卵到孵化出殼時這一段時間。

        2)幼螺期:幼螺是指蝸牛出殼后到30d以內的小螺階段。

        3)成螺期:幼螺滿1月至6月齡之間,這5個月齡的螺叫成螺階段。它是介于幼螺和種螺中間的時期,蝸牛在這個階段是生長發育(個體膨大),又是生殖生長(性器官的生長和發育)的時期。

        4)種螺期:生長滿6個月以上的蝸牛。

        【生殖特性】

        兩個蝸牛相遇的時候,互相用觸角接觸,然后頭和頭相對,身體并連,彼此生殖腔的位置相接。這樣暫時停止片刻之后,生殖部分突然反轉,互相將戀矢(陰莖)插入對方的生殖孔中。一般說來,蝸牛的交尾時間是很長的,每次交接大約需要2-3小時,有時可以達到4小時之久。

        在交尾后受精卵經過生殖孔產出體外。卵都產在地下數毫米深的土中或朽木、落葉之下。蝸牛的幼蟲在卵殼中發育,孵出的幼體已成蝸牛的樣子了。

        1.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雌雄均產卵。蝸牛本身既當爹又當娘。兩只蝸牛相互配合,雙方將戀矢(陰莖)反復刺激對方的生殖孔,經過激烈刺插運動,雙方陰莖便都插入對方的陰道射精。受孕10天后,雙方均可產卵,8天后卵可孵化出小蝸牛。

        2.交配時間長,產卵速度慢,難度程度高。發情的蝸牛每次的交配時間長達2~3個小時,有的長達6小時以上。蝸牛每分鐘可產卵2粒,每次產卵時間長達1~2小時,有的在3小時以上。蝸牛在產卵過程中,常因飼養不良營養缺乏虛脫難產而死亡。有的因難產而死亡的占種蝸??倲档?0%左右。

        3.繁殖率高。每只蝸牛每年可產卵6~7次,每次均可產卵200粒。體重在35克的種蝸牛每次可產卵120粒,體重在40~50克的蝸牛,每次可產卵150~180粒;體重在60~100克的蝸牛每次可產卵300~400粒。

        4.蝸牛的生殖不受年齡的限制。在同等適宜的生殖條件下,蝸牛越大產卵量就越多。

        5.壽命較短。蝸牛的壽命一般在5~6年。在不適的生活條件下,會加速蝸牛的死亡,縮短蝸牛的壽命。

        6.三慢二快一難一多。三慢是行動慢、交配慢和產卵慢;二快是生長快、縮殼快;一難一多是產卵難和產卵多?! ?/p>

        危害與防治

        同型巴蝸牛會以柑桔類果樹為寄主,柑桔葉片常被其吃成缺刻,枝條皮層也常被取食,柑桔果實取食后形成凹坑狀。其寄主植物,還有林木幼苗、蔬菜和花卉等。

        蝸牛在大豆苗期危害,輕則造成葉片、莖稈破損,僵苗遲發,成苗率下降;重則將豆苗全部吃光,造成成片無菌。防治大豆田蝸牛,宜采取綜合措施。

        1)清潔田園:夏熟作物或蔬菜收獲后,及時鏟除田間、圩埂、溝邊雜草,開溝降濕,中耕翻土,以惡化蝸牛生長、繁殖的環境。

        2)消滅成蝸:春末夏初,尤其在5~6月份蝸牛繁殖高峰期之前,及時消滅成蝸。一是放養雞鴨取食成蝸,注意需要在未用農藥時進行。二是人工拾蝸。田間作業時見蝸拾蝸,或以草、菜誘集后拾除,或人工專門拾蝸。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滅蝸效果。

        3)化學防治以保護大豆出苗為目標,在蝸牛群體較大,且即將進入危害始盛期時,采用化學藥劑防治蝸牛。用多聚甲醛300g,蔗糖50g,5%砷酸鈣300g和米糠400g(先在鍋內炒香),拌和成黃豆大小的顆粒;每畝用6%密達殺螺粒劑0.5~0.6kg或3%滅蝸靈顆粒劑1.5~3kg,拌干細土10~15kg均勻撒施于田間。蝸牛喜歡棲息的溝邊、濕地適當重施,以最大限度減輕蝸牛危害。

        蝸牛的弱點

        怕鹽,滲析作用,體內水份會從鹽份低的體內滲透到鹽份高的體外。鹽使蝸牛體內水份丟失,脫水而死。

        蝸牛的天敵

        蝸牛最致命的天敵是螢火蟲(幼蟲蠶食蝸牛身體,成蟲在蝸牛身體內產卵).螢火蟲會噴射一種毒素使蝸牛麻痹后變成液體,然后慢慢享用。還有蝸牛步甲和老鼠,一些不容易發現的天敵有一些寄生蜂還有“粉螨”,粉螨應該就是一種白色小蟲,很多群居,以蝸牛或者蛞蝓的體液和表皮外套膜為食,短時間內傷害不大,如果成規模就對蝸牛指明的危害.應盡量消除,在蝸牛不活動的時候用殘留肉的生骨頭吸引。一上午之后把骨頭拿出來,經常這樣可以減少粉螨的寄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飼養環境不好!沒有及時的清理殘渣和排泄物,或者濕度溫度都過大?! ?/p>

        價值

        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中早有以蝸牛治病的記載。近代中醫學也公認蝸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治消渴等作用,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氣管炎前列腺炎、惡瘡和癌癥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功效;消腫療瘡,縮肛收脫,通利小便、應用與主治:治療腫療毒;治瘡療初起;治瘰病;治牙齒疼痛;最近俄羅斯科學院高級神經活動和神經生理學目前正在嘗試用蝸牛等軟體動物的神經組織治療帕金森氏癥。帕金森氏癥是因為大腦黑質細胞逐步退化,并停止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所造成的。其主要癥狀為肌肉僵直,手足震顫。研究發現,哺乳動物對軟體動物組織的排異能力很弱,研究人員將蝸牛神經組織植入老鼠腦內,其相互兼容的時間可長達6個月以上。在進一步改進技術后,俄專家已能使蝸牛神經組織與患帕金森氏癥的老鼠的腦組織融合一起,并使受損的老鼠的腦功能逐步恢復。根據上述成果,俄專家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將用軟體動物的神經組織對患有帕金森氏癥的志愿人員進行試驗性臨床治療。

        藥用說明

        別名:螺螄、里牛、瓜牛

        來源:大蝸牛科動物回型蝸牛Eulota similaris Ferussac,以干燥全體或活個體入藥。夏秋捕捉,開水燙死,曬干;若用鮮品,臨用時捕捉。

        性味歸經: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用于癰腫疔毒,痔漏,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0.5~1錢,研末或入丸散劑服。外用適量,研末或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食用價值  

        蝸牛與魚翅、干貝、鮑魚并列為世界四大名菜,內含20多種氨基酸和10多種微量元素及豐富的蝸牛酶、SOD等,其中蛋白質含量分別比甲魚、豬肉牛肉和雞蛋高1個、10個、3個和6個百分點,而脂肪的含量僅為甲魚、豬肉、牛肉和雞蛋的1/18、1/272、1/92和1/70;每克蝸牛肉含硒量有0.45μg,為茶葉的4.5倍。從市場容量看,由于蝸牛食品符合天然化、野味化、營養化、保健化新潮流,國內外市場廣闊,國際市場目前蝸牛制品年需求量約40萬t,僅美國一年就需進口30億美元蝸牛。市場價格也很高,蝸牛凍肉紐約出廠價相當于人民幣362.39元/kg,以6只蝸牛為原料的一盤菜肴售價高達18美元,法國、西班牙等地鮮活蝸牛每公斤價格相當于人民幣116.11元。我們已簽訂的出口白玉蝸牛罐頭價格也達到每噸~1.4萬美元。白玉蝸牛是我國批量選育的新品種,肉質細嫩、雪白、個體大,在國際市場上將會有更強的競爭力。近幾年,國內已開發了以蝸牛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系列、生化藥品系列、復合營養飲料系列、化妝品系列、山珍野味罐頭、凍肉系列等新產品,有幾種治療氣管炎、前列腺炎等疾病的蝸牛藥品將批量生產。由蝸牛分泌液(物)還能提煉加工天然營養霜。

        蝸牛

        蝸牛是一種食用、藥用和保健價值都很高的陸生類軟體動物,其食用和藥用歷史已經有二千多年。在國外,蝸牛是世界七種走俏野味之一,列國際上四大名菜(蝸牛、鮑魚、干貝、魚翅)之首。在法國有“法式大菜”之譽,在歐美等國的圣誕節中,幾乎到了沒有蝸牛不過節的地步。近年,中國沿海開放城市悄悄興起食蝸牛熱,每逢節假日,市場上的蝸牛都會脫銷。鄧小平同志生前曾品嘗過蝸牛菜,他稱贊說:“蝸牛菜彌補了國內一項空白,要很好地發展?!?/p>

        蝸牛在國際上享有“軟黃金”美譽。它的肉嫩味美,營養豐富。據測定,每500克蝸牛肉中含蛋白質90克及氨基酸維生素、鈣、鐵、銅、磷等多種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蝸牛性寒、味咸。有清熱、消腫、解毒、利尿、平喘、軟堅等功能。對糖尿病、咳嗽、咽炎、腮腺炎淋巴結核、瘡痛、痔瘡、蜈蚣咬傷等疾病有一定療效,因此被食家譽為美味珍饈,保健佳品。

        營養分析

        蛋白質含量高于牛、羊、豬肉,脂肪卻大大低于它們,并含有各礦物質和維生素,是體質虛弱,營養不良以及久病體弱者的食療首選。所含的酶能化積除滯,谷氨酸天冬氨酸則能增強人體腦細胞活力??茖W家認為多吃蝸牛能對皮膚毛發產生營養美容作用。

        適宜人群

        1.老少皆宜,胃腸消化力弱,體虛的人最宜。

        2.小便不通、痔瘡腫痛、慢性咽痛和鼻血不止等癥患者宜食但不宜久服?! ?/p>

        養殖發展史

        蝸牛在我國用以食用和藥用歷史悠久。2000多年前的《爾雅》“釋魚篇”中詳細地記載了蝸牛。公元前6世紀,陶弘景的《名醫別錄》就記錄了蝸牛治病的實例。公元1774年明代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較詳細地記述了蝸牛的形態及藥用價值。20世紀以來,不少科學家對蝸牛的研究曾作出了很多貢獻,尤其對蝸牛的養殖與應用均作過不懈的努力,但一直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直到80年代前,我國大陸蝸牛的產量及出口的數量還很小,出口量不及臺灣省的1/10。但自從80年代末期,當人們對蝸牛進行了全面地分析和化驗后,發現其體內含有20種氨基酸,30多種酶以及血液凝集素等,真正了解了蝸牛對人類的價值與作用后,蝸牛的養殖業就蓬勃發展起來,并逐漸成為我國城鄉日益興旺的一項家庭副業。

        目前,河北、廣東、福建、上海、浙江、湖北、海南、江蘇、河南、山東、湖南、四川、遼寧、內蒙古、甘肅等20多個省市均出現了人工飼養蝸牛熱潮,并向規?;?、產業化方向發展,我國的蝸牛養殖正在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經過多年的發展,內地主要蝸牛養殖區域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有蝸牛之鄉的--余新鎮。 根據資料顯示,在嘉興市地區的三家企業(嘉興市南湖區余新江南蝸牛養殖基地,嘉興市宏福蝸牛養殖有限公司,嘉興市潛福食品有限公司)不僅在當地起著龍頭企業的作用,甚至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

        在白玉蝸牛還沒有誕生之前,許多國家都以飼養褐云瑪瑙蝸牛為主,因為它繁殖快、抗病能力強、易飼養,而且營養成分又最豐富。自從白玉蝸牛被選育出來后,由于它不僅具有褐云瑪瑙蝸牛的一切優點,而且色澤鮮美如玉,因此,許多國家都予以進口。于是,白玉蝸牛便風靡于全世界。

        中國白玉蝸牛的發展,加速了白玉蝸牛的養殖與開發。在很短的時間內由于眾多的專家與學者的共同努力,不僅摸清了白玉蝸牛生活習性與繁殖規律,而且全面化驗了白玉蝸牛的營養成分,并根據它的營養價值開發了一系列的蝸牛產品并出口到東南亞及歐美各國。因此,蝸牛的養殖與開發利用,既可說是傳統的古老項目,也可以說是新型的高科技項目。

        國外對蝸牛的研究比我國晚一些,大約在18世紀至19世紀歐美一些國家的學者才開始研究,但是發展和利用卻領先于我國。近幾年來,許多發展中國家利用本國的資源,加速發展蝸牛養殖業、加工業,并使之成為重要的出口創匯項目。

        蝸牛的營養成份非常豐富,蝸牛肉中的蛋白質、香豆精、生物堿、有機酸等元素都比甲魚、豬肉和一切蛋類食品中的含量還要高,尤其是蛋白質含量居世界動物之首。它的絕大部分生化指標都大大高于被譽為二十一世紀保健食品的螺旋藻。蝸牛身上的高蛋白、高鈣質、低脂肪、低膽固醇對人類健康很有好處,其體內有20多種氨基酸和30多種酶素,都是人最為需要而從其它食物中又難以攝取的。從蝸牛蛋白腺中提取出的凝集素對血液研究有很大的應用價值,每一克凝集素在國際市場的價格遠遠超過黃金的價格,所以蝸牛素有“軟黃金”之稱。

        此外,從蝸牛中提取的蝸牛酶還是醫學界、生物界、紡織業、化妝品業及釀酵業等許多行業的重要工藝原料。因此,養殖蝸牛的商業價值是十分可觀的。

        蝸牛是一種陸生軟體動物,常見的品種有同型巴蝸牛、非洲大蝸牛和所蝸牛,以及中華白玉蝸牛、野生瑪瑙蝸牛、散大蝸牛、亮大蝸牛、褐云瑪瑙蝸牛、蓋罩大蝸牛、蘋果蝸牛等。其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相似。蝸牛并非全是有害生物。

        蝸牛與鼻涕蟲一樣,腹面有長而扁平的足,借肌肉收縮而前進,前進時分泌粘液,干后閃閃發亮。我們可以做一個有趣的觀察實驗,測定蝸牛爬行速度:把一只蝸牛放在干燥地面,它每分鐘移動9-13厘米;爬到遮陰地面時速度減慢,每分鐘移動6-8厘米;再爬到有薄水層的地面時速度加快,每分鐘滑行25-30厘米。西方有些國家每年都舉行蝸牛賽跑。1985年西班牙舉行蝸牛賽跑,有8個國家68只蝸牛選手參加,在競賽角逐中,西班牙一只參賽蝸牛獲得冠軍,它在5分鐘內跑完了124厘米。

        【怎樣采集】

        蝸牛種類很多,全世界已發現25000多種,我國常見的食用蝸牛是非洲蝸牛,又名褐云瑪瑙螺,廣東人稱它“名菜螺”。每年-11月間是蝸?;顒蛹竟潱練鉁叵陆岛拖募靖珊悼釤釙r,蝸牛進入休眠狀態?!∥伵>?a href="/w/%E7%95%8F%E5%85%89" title="畏光">畏光性,晝狀夜出,白天多潛伏于雜草叢生、樹木蔥郁、農作物繁茂的陰暗潮濕環境,以及腐殖質多而疏松的土壤里或藏在枯枝、落葉層和洞穴中。若遇地面干燥或大瀑雨后,蝸牛往往爬到樹干、作物莖和葉子背面。

        【養殖技術要點】

        1.溫度16~40℃,最佳25℃,一般能高不低。加溫必須采取地龍火道,且常年備好,尤其是春末秋初,要防止突然降漫,有條件暖氣最好,不要采取火爐加溫。

        2.濕度。飼養土的土表濕度要保持到25%~35%,空氣相對濕度85%~90%,能濕不干,控濕、保濕采取塑料布蓋頂。

        3.防止干風、冷氣直接吹進,進口應采取雙門、掛布、擋風板。

        4.堅決控制有異味的氣體進入飼養場地。

        5.飼養土必須控制在pH6.5~7.5,切忌使用施過農藥、化學物質的污染砂土。

        6.養殖容器一定要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和透氣性。

        7.不工作時不要強光照射,陰暗最好,夜間采用15W紅色燈泡照明,這樣能刺激產卵。

        8.卵的孵化。蝸牛的養殖成敗,關鍵在卵的孵化,控制室內溫度在20~25℃,空氣濕度在90%~95%,土表濕度在25%~30%,改進采卵孵化方法,采用種蝸牛60天輪倒法,此法能大大提高蝸牛的養殖效益,一般出殼率達95%以上。

        9.幼蝸牛的飼養關系到迅速發展蝸牛數量與產量的成敗關鍵,要特別注意溫度與濕度的控制。溫度一般應控制在25~30℃之間,飼養土含水量以30%~35%為宜,空氣相對濕度在80%~90%為宜,多食鮮嫩多汁的飼料,輔以鈣質食物。

        10.1~3月齡蝸牛飼養池內加濕,堅決不能用水潑,采用噴霧器噴,最好用溫水。

        11.發現病、死蝸牛及時清除。

        12.勤清糞便,最好采取蚯蚓與蝸?;祓B,一舉兩得。

        13.防止天敵侵害、滅鼠、滅蟻,定時用1/1000的敵百蟲溶液噴灑,能有效地殺滅蝸牛的最大天敵--螨,定期用過氧乙酸稀釋液,對蝸牛的養殖場所進行消毒,殺滅病源微生物。

        14.成本最低,效果最佳飼料配方:米糠50%,貝殼40%,酵母粉8%,其他2%?! ?/p>

        參考

        關于“蝸牛”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男人的天堂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免费不 中文字幕大看蕉永久网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