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蕓香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蕓香草
        Yún Xiānɡ Cǎo
        蕓香草
        別名 諸葛草、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茅草筋骨、香茅草、臭草、韭葉蕓香草、射香草、細葉茅草、野蕓香草、石灰草、黃柏草
        功效作用 解表,利濕平喘止咳。治傷暑感冒淋病風濕筋骨酸痛,慢性氣管炎
        英文名 Remote Lemongrass Herb, Herb of Remote Lemongrass
        始載于 四川中藥志
        毒性 無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蕓香草(Remote Lemongrass)

        (《四川中藥志》)

        異名】諸葛草(《種子植物名稱》),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中藥志》),茅草筋骨(《重慶草藥》),香茅草、臭草、韭葉蕓香草、射香草、細葉茅草、野蕓香草(《云南中草藥》),石灰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江南臭草(廣東西部叫法)。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蕓香草的全草。  

        目錄

        植物形態

        蕓香草(Ruta graveolens L.) 。多年生草本。稈較細弱,叢生,高40~160厘米,直立,近無毛,節部膨大。葉鞘無毛,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于節間;葉舌鈍圓,長2~4毫米,膜質,先端多不規則的破裂;葉片狹線形;長30~70厘米,寬1~6毫米,兩面近無毛,具白粉。偽圓錐花序稀疏,狹窄,長15~45厘米;總狀花序孿生,成熟后極叉開或向后叉開,帶黑紫色,長15~30毫米,具3~5節,其下托以佛焰苞穗軸節間長約3毫米,邊緣被白色短柔毛;同性對小穗有柄者完全退化,或僅存一發育不良的穎,其柄具白色柔毛;無柄小穗呈長圓狀披針形,基盤具白色短毛;第1穎端具2微齒;第2顆舟形,先端急尖或具小尖頭;第1外稃約較穎短1/3,先端稍鈍;第2外稃長約為穎之半,極狹,先端具2裂齒;芒從齒間伸出,長約12毫米,中部膝曲;內稃缺如;雄蕊3,花藥長2.5毫米。花、果期9~10月。 生長于山坡草地。分布甘肅、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藥用價值

        基本信息

        【采集】夏末秋初割取地上部分,曬干或晾干。

        【藥材】干燥全草呈灰綠或棕黃色,莖細弱,長40~110厘米,近無毛,節部膨大,質脆易斷;葉鞘近無毛,包莖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于節間;葉舌鈍圓,膜質,先端多破裂;葉片狹線形,長達30~70厘米,兩面均近無毛。氣香而特異,久嗅有悶人感。味辛辣,嚼之有麻涼感。

        產于四川。

        化學成分】全草含酸性皂甙類物質、鞣質蛋白質、粘液質、苦味質,糖類及酚性物質。

        鮮草含揮發油0.7~1.0%,葉含揮發油約1.8%,花軸約0.5%,莖少于0.05%。揮發油中含胡椒酮40~50%、蒈烯-4:20%、牻牛兒醇10%、牻牛兒酸乙酯10%,尚有牻牛兒醛、檸檬烯等。  

        藥理作用

        平喘作用 :對于用組織胺噴霧法引起的豚鼠支氣管痙攣,蕓香草中所含的揮發油(蕓香油)2.4毫升/公斤肌肉注射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從蕓香油中分離出來的胡椒酮在1.2毫升/公斤時也有相同或更強的效果,而亞硫酸氫鈉胡椒酮作用不顯著。對離體豚鼠支氣管平滑肌,蕓香油和胡椒酮皆有明顯的直接擴張作用,后者的作用比前者大1倍以上,比氨茶堿還強。亞硫酸氫鈉胡椒酮的作用較弱且不穩定。

        止咳作用 :蕓香油和胡椒酮(2.4毫升/公斤,肌肉注射)對電刺激豚鼠喉上神經所致咳嗽反射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后者劑量減少一半時,作用仍比蕓香油強。亞硫酸氫鈉胡椒酮則無明顯作用。 蕓香油或胡椒酮大劑量對豚鼠均有明顯的中樞抑制作用,后者用至2.4毫升/公斤時,有顯著加強戊巴比妥鈉麻醉作用。因此它們的止咳作用是選擇性地抑制咳嗽中樞,還是由于其一般的中樞抑制作用尚無定論。

        抗菌作用 :從老年慢性氣管炎患者痰液中分離出的甲型、乙型鏈球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18種細菌,用紙片法證明蕓香曲及胡椒酮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亞硫酸氫鈉胡椒酮則無。

        性味】辛苦,涼。

        ①《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無毒。"

        ②《云南中草藥》:"辛微苦,微寒。"

        【功用主治】解表,利濕,平喘,止咳。治傷暑感冒淋病風濕筋骨酸痛,慢性氣管炎。

        ①《四川中藥志》:"治風濕筋骨酸痛及腹脹作痛。"

        ②《重慶草藥》:"治風濕麻木。"

        ③《云南中草藥》:"清暑透表,利濕和胃。治傷暑,夏月感冒,淋癥。"

        ④《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清熱解毒解暑,芳香健胃。治咽喉啞痛,中暑,胃脘飽悶,瘡毒潰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大劑1~2兩);浸酒。外用:煎水熏洗。

        【選方】①治風濕筋骨疼痛:香茅筋骨草、千年健大血藤舒筋草,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鵝膝風:一香茅筋骨草、牛舌頭根、松節石巖姜,泡酒服。(《四川中藥志》)二香茅筋骨草、石菖蒲、紅牛膝各半斤,箭桿風四兩。煎水內服、外洗。(《重慶草藥》)

        ③治冷骨風,全身骨胳筋絡肌肉痛,重至不能行走者:香茅筋骨草二至三斤。煎水,乘熱熏之,以破竹席圍坐盆中,上蓋以簸箕;熏后汗出如漿,可重復二至三次。洗后忌風。(《重慶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 :蕓香草現已制成多種劑型,廣為試用。據用口服制劑觀察835倒,總有效率為81.6~88.8%,其中近期控制率為7~18.9%,顯效率為23.6~45.9%。對595例作了過冬治療,經半年,1年觀察,總有效率仍達75.5%,較之未進行過冬治療組療效為高、復發率低;復發者癥狀均較往年為輕,表明蕓香草制劑似有鞏固療效的作用。如用蕓香草有效成分胡椒酮割成的氣霧劑行噴射吸入,則療效顯著提高;據217例觀察,有效率達92%,臨床控制率為20%左右,顯效以上為38~54%。其起效時間平均為15分鐘,維持時間平均在2小時45分至4小時,最長達16小時。實踐證明,蕓香草制劑有明顯的平喘作用,止咳、祛痰則稍次,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制劑及用法:一蕓香草浸膏片:每片0.3克,每次~3片(如與蕓香油制劑同服,治療上可起協同作用);二蕓香油膠丸:每丸含蕓香油0.5或0.3毫升,每次~3粒飯后服;三胡椒酮膠丸:每粒含胡椒用0.5或0.3毫升,每次~2粒,飯后服;四亞硫酸氫鈉胡椒酮片、丸:每片(粒)含亞硫酸氫鈉胡椒酮0.3或,0.5克,每服1~1.5克。對伴有肺氣腫并發酸中毒的病人,服用本品應先糾正酸中毒,否則效果不顯。以上制劑均日服3次,10日為一療程。五蕓香草氣霧劑:每瓶含胡椒酮1.5毫升(可噴150次)。每日3次,每次連續噴射吸入3次,連續10天。副作用:口服蕓香油和胡椒酮制劑有忍心、嘔吐、"燒心"等胃腸道反應,少數出現牙齦腫痛鼻衄現象。服亞硫酸氫鈉胡椒酮制劑,一般無胃腸道反應;僅少數患者服藥2~6天后出現頭昏,頭痛,心慌,乏力腹瀉,腹脹,但均輕微,不影響繼續服藥。采用氣霧劑,個別病人有暫時的嗆咳。  

        關于“蕓香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第一页 | 久久精品国产字幕高潮 |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欧美在线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