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天南星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天南星
        Tiān Nán Xīnɡ
        天南星
        別名 南星、白南星、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虎掌、半夏精、蛇頭天南星、虎掌南星、虎膏、蛇芋、三棒子、藥狗丹、大扁老鴉芋頭、斑杖、蛇六谷、野芋頭、蛇木芋、鬼南星
        功效作用 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用于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英文名 Pedate PinalliaJackinthepulpit Rhizome, Jackinthepulpit Tuber
        始載于 本草綱目拾遺
        毒性 有毒
        歸經 肺經、脾經肝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天南星.植物

        天南星別名,一把傘、南星。為草本植物,屬天南星科。藥用部分是它的塊莖。

        天南星株高40—90厘米。葉一枚基生,葉片放射狀分裂,裂片7—20,披針形至橢圓形,長8-24厘米,頂端具線形長尾尖,全緣;葉柄長,圓柱形,肉質,下部成鞘,具白色和散生紫色紋斑??偦ü1热~柄短,佛焰苞綠色和紫色,有時是白色條紋;肉穗花序單性,雌雄異株;雌花序具棒狀附屬器、下具多數中性花;無花被,子房卵圓形雄花序的附屬器下部光滑和有少數中性花;無花被、雄蕊2-4枚。漿果紅色、球形。

        天南星在我國大部分省區都有分布。印度、緬甸、泰國北部也有。生于山野陰濕處或叢林之下。秋、冬采挖,刮凈外皮、曬干。

        天南星的塊莖含三萜皂苷、安息香酸、黏液質、氨莖酸、甘露醇生物堿。果實含類似毒蕈堿樣物質。

        天南星有祛風定驚、消腫散結的功效。主治中風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跌打損傷、或蟲蟻咬傷病癥?! ?/p>

        天南星的栽培與繁殖

        (一)概述

        別名掌葉半夏虎掌南星。

        為天南星科植物狗爪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藥用部分為其塊莖。燥濕化痰、祛風定驚,治中風痰壅,口、眼斜,半身不遂,破傷風,外用散結消腫。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廣西、湖南、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河北等地。

        (二)植物特征

        天南星多年生草本。高33~50厘米。葉由塊莖頂端生出,葉柄細長,長約33厘米,葉片掌狀分裂,幼苗有1~3個小葉,2~3年后葉片逐漸增多?;ㄐ蛉馑霠?,包于鞘狀大苞片內?;ㄐ蛳榷顺书L尾狀,伸出于包片外面。漿果卵圓形,綠色,成熟時發白。塊莖近球形,扁平。

        (三)栽培技術

        野生天南星多生長于山谷或林下比較陰濕的環境。人工栽培宜在樹蔭下選擇濕潤、疏松、肥沃的黃砂土。天南星喜水喜肥,底肥充足才能高產。

        (四)栽培技術

        天南星喜陰濕、土壤肥沃的砂質壤上,野生于陰坡、山谷或林下潮濕肥沃的土壤。

        1.繁殖方法

        以種子繁殖和塊莖繁殖為主。

        (1)塊莖繁殖

        秋天挖取塊莖時,大的藥用,中小的可種用,放在室內,上蓋濕土,或理在深66厘米的坑內,溫度保持在5℃左右,第二年的3-4月施足基肥,翻耕整地作畦,按行距16~26厘米,株距16~20厘米,栽在3~6厘米深的溝內,覆土5厘米,澆水,每公頃大栽600~675千克,小栽375~450千克。

        (2)種子繁殖

        選新種子,8月上旬播在備好的畦內,在畦內澆透水,稍于后按行距16厘米作淺溝,均勻撒入種子,覆土,6~10天即出苗,結凍時用廄肥或馬糞蓋畦面能安全越冬。第二年~5月苗高6~10厘米時,按株行距13~16厘米定苗,過些大,選陰天每隔一行去一行栽到別處,林下或玉米間作,晴天栽深一些,并澆水。種子繁殖慢,產量低,故多用塊莖繁殖。

        2.田間管理

        天南星栽后保持土壤濕潤,勤澆水,及時松土保墑。忌積水,7月份苗高16~20厘米時,追施500千克人糞尿。8月份追施硫酸銨15克或餅肥50千克。除作種用的花穗外,其余全部摘掉。

        3.病蟲害

        (1)紅蜘蛛

        噴灑200倍樂果液。

        (2)紅天蛾7~8月份吃葉子,幼齡期噴90%敵百蟲800倍液。

        (五)采收加工

        秋季葉黃及時挖取,刨出塊莖,去掉泥土、殘莖葉、須根,搓洗去皮,洗不掉的用竹刀刮去皮,用水沖洗,用硫磺熏成白色,曬干藥用。天南星有毒,收時帶手套或手擦油,如有皮膚紅腫,用甘草水洗?! ?/p>

        天南星.中藥材

        【英文名】 RHIZOMA ARISAEMATIS

        【別名】南星、白南星、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

        【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 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異葉天南星 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或東北天南星 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塊莖。秋、冬二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及外皮,干燥。

        【制法】 生天南星:除去雜質,洗凈,干燥。制天南星(姜南星):取凈天南星,按大小分別用水浸泡,每日換水 2~3 次,如起白沫時,換水后加白礬(每 100kg天南星,加白礬 2kg),泡一日后,再進行換水,至切開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天南星,用生姜、白礬各12.5kg。

        【性狀】本品呈扁球形,高 1~2cm ,直徑1. 5~ 6.5 cm 。表面類白色或淡棕色,較光滑,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有麻點狀根痕,有的塊莖周邊有小扁球狀側芽。質堅硬,不易破碎,斷面不平坦,白色,粉性。氣微辛,味麻辣。

        【鑒別】本品粉末類白色。 淀粉粒以單粒為主,圓球形或長圓形,直徑 2~17μm,臍點點狀,裂縫狀,大粒層紋隱約可見;復粒少數,由 2~12分粒組成。草酸鈣針晶散在或成束存在于黏液細胞中,長63~131 μm。草酸鈣方晶多見于導管旁的薄壁細胞中,直徑 3~20μm。

        性味歸經】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塊莖有毒。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用于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一般炮制后用,3 ~9g;外用生品適量,研末以醋或酒調敷患處。

        【注意】孕婦慎用。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霉、防蛀。

        【備注】(1)天南星中毒,可致舌、喉發癢而灼熱,腫大,嚴重的以致窒息,呼吸停止。輕者可服稀醋或鞣酸及濃茶、蛋清、甘草水、姜湯等解之。如呼吸困難則給氧氣,必要時作氣管切開。

        【摘錄】《中國藥典》

        天南星

        【拼音名】Tian Nan Xing

        【別名】虎掌(《本經》)、半夏精(侯寧極《藥譜》)、蛇頭天南星(《履巉巖本草》)、南星、虎掌南星、虎膏(《綱目》)、蛇芋(《植物名實圖考》)、蛇包谷(《昆明藥植調查報告》)、山苞米(《遼寧主要藥材》)、三棒子、藥狗丹(《河北藥材》)、大扁老鴉芋頭(《山東中藥》)、斑杖(《南寧市藥物志》)、蛇六谷(《浙江農藥志》)、野芋頭(《中藥材手冊》)、蛇木芋(《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原植物①東北天南星又名:羹匙菜、大頭參。②異葉天南星又名:獨角蓮、狗爪南星、母子半夏、虎掌半夏、狗爪半夏、獨葉一枝槍。同屬入藥植物鬼蒟篛又名日本天南星,偏葉天南星又名花南星

        【英文名】Pedate Pinallia Jackinthepulpit Rhizome

        【拉丁名】Rhizoma 藥材天南星Pinelliae seu Arisaematis原植物①天南星 Arisaema consanguineum Schott②東北天南星 Arisaema amurense Maxim.③異葉天南星 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同屬入藥植物擬天南星 Arisaema ambiguum Engl.朝鮮天南星 Arisaema peninsulae Nakai虎掌Arisaema thunbergii Bl.鬼蒟弱 Arisaema japonicum Bl.多天南星 Arisaema verrucosum Schott偏葉天南星 Arisaema lobatum Engl.Var. Rosthcrnianum Engl.象天南星 Arisaema elephas S.Buchet

        【處方名】南星、天南星、陳南星、生南星、制南星、姜南星、膽南星膽星、生天南星等。生天南星為原藥材去雜質,洗凈曬干,切片入藥者。毒性大,祛風止疼力強。處方中寫南星、陳南星、天南星均指制天南星。制天南星又稱制南星、姜制天南星、姜南星。為生南星用清水浸泡數日,至無白心、無麻辣感時,再與生姜片、白礬層層均勻鋪入容器內,加水淹沒3~4周,然后煮透切片,曬干,再拌入生姜汁吸盡晾干入藥者。毒性及燥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強。膽制南星又稱膽南星、膽星。為生天南星研末,與牛膽汁混合經發酵加工成小方塊或圓柱狀入藥者。性味苦涼,功偏清熱化痰,息風定驚。

        【商品名】禹南星,又稱會南星、禹州天南星,為產于河南、集散于禹州者,品質最優,銷往全國,并供出口。天南星:為各地天南星的統稱。以個大、勻整、無外皮、色白、粉性足者為佳。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葉單一,鳥趾狀全裂,裂片13~21,倒披針形,中裂片較相鄰者?。蝗~柄長10~15cm?;▎涡?,同株或異株;花序柄等長或稍長于葉柄;佛焰苞綠色,下部筒狀,長約5cm,上部漸次擴大,向前彎曲;雄花序下部3~4cm處具雄花;附屬體鼠尾狀,長達18cm,伸出佛焰苞外。漿果紅色?;ㄆ?~5月,果期6~7月。生于山溝邊及較陰濕的林下。主產東北及河北、山東、河南、四川。

        【采制】秋、冬季采挖,去凈須根,洗凈,撞去外皮,曬干。制用。

        【藥材】塊莖扁圓球形,直徑約至5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上端中央有凹陷莖痕,周圍有細小根痕,周邊偶有微凸起的小側芽。質堅硬,斷面乳白色,粉性。味有麻舌感。

        【中藥配伍】①《本草經集注》:“蜀漆為之使。惡莽草。”②《日華子本草》:“畏附子干姜、生姜?!?/p>

        【藥性說明】本品辛開苦泄,溫燥化痰,既除經絡風痰,又除脾胃濕痰,長于息風止痙,適于風痰諸證及頑痰咳喘,為溫燥性烈之品。

        【功效】燥濕化痰,祛風定驚,消腫散結。

        【主治】洽中風痰壅,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癲癎,驚風,破傷風,風痰眩暈,喉痹,瘰疬,癰腫,跌撲折傷,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事項】陰虛燥痰及孕婦忌服。①《本草備要》:“陰虛燥痰禁用?!雹凇稌s醫鏡》:“孕婦忌之?!?/p>

        【來源】為單子葉植物藥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東北天南星或異葉天南星等的塊莖。

        【產地分布】①天南星分布河北、河南、廣西、陜西、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山西等地。②東北天南星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江西、湖北、四川等地。③異葉天南星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江蘇、江西、湖北、四川、陜西等地,同屬入藥植物。1、擬天南星分布江蘇、湖北。2、朝鮮天南星分布吉林、遼寧。3、虎掌分布湖南,湖北,江蘇,安徽,福建,江西,陜西。4、鬼蒟篛分布四川。5、多疣天南星分布四川。6、偏葉天南生分布陜西。7、象天南星分布陜西。藥材主產四川、河南、貴州、云南、廣西等地。此外,山東、河北、江蘇、浙江、安徽、陜西、甘肅、遼寧、吉林等地亦產。

        化學成分】①天南星塊莖含三萜皂甙、安息香酸、淀粉、氨基酸。②鬼蒟弱含皂甙,果實含類似毒芹堿(Coniine)的物質。天南星屬(Arisaema)植物塊莖大多含皂甙,并含一種刺激性的辛辣物(此物質和明礬作用則失去刺激辛辣性)。虎掌塊莖含1-咔啉(l-acetyl-β-carboline),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β-咔啉(β-carboline)掌葉半夏堿乙(pedatisectine B)尿嘧啶(uracil),菸酰胺(nicotinamide),5-甲基脲嘧啶(5-methyl-uracil,thymine),棕櫚酸及2-甲基-3-羥基吡啶(2-methyl-3-hydroxy-pyridne)。又謂可能含有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及其水解物3, 4-二羥基苯甲醛原兒茶醛)和葡萄糖。并含氨基酸。

        【藥理知識】

        南星、天南星、陳南星、生南星、制南星、姜南星、膽南星、膽星、生天南星等。生天南星為原藥材去雜質,洗凈曬干,切片入藥者。毒性大,祛風止疼力強。處方中寫南星、陳南星、天南星均指制天南星。制天南星又稱制南星、姜制天南星、姜南星。為生南星用清水浸泡數日,至無白心、無麻辣感時,再與生姜片、白礬層層均勻鋪入容器內,加水淹沒3~4周,然后煮透切片,曬干,再拌入生姜汁吸盡晾干入藥者。毒性及燥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強。膽制南星又稱膽南星、膽星。為生天南星研末,與牛膽汁混合經發酵加工成小方塊或圓柱狀入藥者。性味苦涼,功偏清熱化痰,息風定驚。

        【采收】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及外皮,曬干。或曬至半干時,用硫黃熏一次,則色白,易干。亦有用明礬水浸泡,待色白后去皮曬干者,此法外皮易于脫落。

        【加工炮制】天南星:揀去雜質,洗凈灰屑,曬于。制南星:取揀凈的天南星,用涼水浸漂,避免日曬,每日換水2~3次,根據其產地、質量及大小,適當掌握浸漂日數。至起白沫時,每南星100斤加白礬2斤,浸泡一月后,繼續換水,直至口嘗無麻辣感為止,撈出,與鮮姜片及白礬粉層層均勻鋪入容器內,加水淹沒,約經3~4星期,復倒入鍋內煮至內無白心,取出,揀去姜片,晾至六成干,悶潤后切片,曬干(每天南星100斤,用鮮姜25斤,白礬12.5~ 25斤)。

        【來源考證】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赌戏街饕卸局参铩贰罚骸疤炷闲?,全株有毒。含毒成分:根頭含有毒的生物堿;根、葉、莖都含苛辣性毒素。中毒癥狀:皮膚與之接觸發生瘙癢;誤食后舌、喉發癢而灼熱,腫大,嚴重的以致窒息,呼吸停止。食五錢可引起中毒。解救方法:一. 皮膚中毒可用水或稀醋。鞣酸洗滌。二.誤食中毒服稀醋或鞣酸或濃茶、蛋清等。如呼吸困難則供氧氣,必要時作氣管切開。民間驗方用:醋(黑醋或白醋)一至二兩,加姜汁少許,內服或含漱;生姜一兩,防風二兩,甘草五錢,用四碗清水煎成二碗,先含漱一半,后內服一半?!?/p>

        【各家論述】

        1.《本草衍義補遺》:天南星,欲其下行,以黃柏引之。

        2.《綱目》:虎掌天南星,味辛而麻,故能治風散血;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性緊而毒,故能攻積拔腫而治口喎舌糜。楊士贏《直指方》云,諸風口噤,宜用南星,更以人參石菖蒲佐之。南星得防風則不麻,得牛膽則不燥,得火炮則不毒。

        3.《本草經疏》:半夏治濕痰多,南星主風痰多,是其異矣。

        4.《本草匯言》:天南星,開結閉。散風痰之藥也。但其性味辛燥而烈,與半夏略同,而毒則過之。半夏之性,燥而稍緩,南星之性,燥而頗急;半夏之辛,劣而能守,南星之辛,劣而善行。若風痰濕痰,急閉涎痰,非南星不能散。

        5.《本經逢原》:天南星,即《本經》之虎掌也。為開滌風痰之專藥?!侗窘洝分?a href="/w/%E5%BF%83%E7%97%9B" title="心痛">心痛、寒熱、結氣,即《開寶》之下氣、利胸膈也?!侗窘洝分畏e聚伏梁,即《開寶》之破堅積也?!侗窘洝分?a href="/w/%E7%AD%8B%E7%97%BF" title="筋痿">筋痿拘緩,即《開寶》之治中風、除麻痹也?!侗窘洝分?a href="/w/%E5%88%A9%E6%B0%B4" title="利水">利水道,即《開寶》之散血墮胎也。蓋緣一物二名,后世各執一例,是不能無兩歧之說。南星、半夏皆治痰藥也。然南星專走經絡,故中風麻痹以之為向導,半夏專走腸胃,故嘔逆泄瀉以之為向導。

        6.《本經》:主心痛,寒熱,結氣,積聚,伏梁,傷筋,痿,拘緩,利水道。

        7.《別錄》:除陰下濕,風眩。

        8.《藥性論》:治風眩目轉,主疝瘕腸痛,傷寒時疾,強陰。

        9.《本草拾遺》:主金瘡傷折瘀血。碎敷傷處。

        10.《日華子本草》:窨蛇、蟲咬、疥癬惡瘡。

        11.《開寶本草》:主中風,除痰,麻痹,下氣,破堅積,消癰腫,利胸膈,散血墮胎。

        12.《醫學啟源》:去上焦痰及頭眩暈。

        13.李杲:主破傷風,口噤身強。

        14.王好古:補肝風虛。治痰功同半夏。

        15.《綱目》:治驚癎,口眼喎斜,喉痹,口舌瘡糜,結核解顱。

        【生藥材鑒定】性狀鑒別

        (1)虎掌塊莖呈扁平而不規則的類圓形,由主塊莖及多數。附著的小塊莖組成,形如虎的腳掌,直徑1.5-5cm。表面淡黃色或淡棕色,每一塊莖中心都有一莖痕,周圍有點狀須根痕。質堅實而重,斷面不平坦,色白,粉性。氣微,味辣,有麻舌感。

        (2)天南星 塊莖呈稍扁的圓球形,直徑1.5-4cm。表面類白色或淡棕色,較光滑,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有1圈1-3列顯著的根痕,周邊偶有少數微突起的小側芽,有時已磨平、氣味同上。

        (3)一把傘南星塊莖呈扁圓球形,直徑2-5.5cm,表面淡黃色至淡棕色,頂端較平,中心莖痕淺凹,四周有葉痕形成的環紋,周圍有大的麻點狀根痕,但不明顯,周邊無小側芽。質堅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味同上。

        (4)東北天南星塊莖呈扁圓形,直徑1.5-4cm,中心莖痕大而稍平坦,呈淺皿狀,環紋少,麻點狀根痕細,排列不整齊,

        周圍有微突出的小側芽。氣味同上。

        以個大。色白、粉性足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1)虎掌 ①淀粉粒單粒呈圓球形、橢圓形或盔帽,直徑3-13-21pm,長至26m,臍點圓點狀、裂縫狀、星狀或“人”字狀;復粒極多,由2-10多分粒組成。②草酸鈣針晶長20-60μm。③粘液細胞

        直徑60-135μm。

        (2)天南星 ①淀粉粒單粒呈圓球形、半球形或不規則形,直徑2-18μm,臍點圓點狀、星狀、裂縫狀、三叉狀;復粒甚

        多,由2-10分粒組成,臍點多不明顯。②草酸鈣針晶長13-64-86μm。

        (3)一把傘南星 ①淀粉粒極多。單粒大多呈圓球形,稀橢圓形或半球形,直徑2-20μm,臍點圓點狀、裂縫狀、“十”字

        狀、“人”字狀或星狀,大粒層紋隱約可見;復粒由2-4分粒組

        成,臍點明顯,螺紋、環紋導管直徑8-27μm。②草酸鈣針晶束

        及外晶隨處可見,草酸鈣針晶長34-52μm。此外,可見草酸鈣

        方晶、棕色塊。

        (4)東北天南星 ①淀粉粒單粒呈圓球形。橢圓形,直徑2 -26μm,臍點三義狀、“人”字狀、“十”字狀或裂縫狀,大粒層紋隱約可見;復粒由2-10多分粒組成。③草酸鈣針晶長20-60μm?! ?/p>

        天南星.版本二

        【出處】

        1.出自《本草綱目拾遺》。《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天南星,全株有毒。含毒成分:根頭含有毒的生物堿;根、葉、莖都含苛辣性毒素。

        2.中毒癥狀:皮膚與之接觸發生瘙癢;誤食后舌、喉發癢而灼熱,腫大,嚴重的以致窒息,呼吸停止。食五錢可引起中毒。

        3.解救方法:3.1.皮膚中毒可用水或稀醋。鞣酸洗滌。

        3.2.誤食中毒服稀醋或鞣酸或濃茶、蛋清等。如呼吸困難則供氧氣,必要時作氣管切開。{br

        【拼音名】Tiān Nán Xīnɡ

        【英文名】Pedate PinalliaJackinthepulpit Rhizome, Jackinthepulpit Tuber

        【別名】半夏精、鬼南星、虎膏、蛇芋、野芋頭、蛇木芋、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天南星、一把傘南星及東北天南星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2.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3.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Arumerubescens Wall.;A.consanguineum Schott]

        采收和儲藏:10月挖出塊莖,去掉泥土及莖葉、須根,裝入撞兜內撞搓,撞去表皮,倒出用水清洗,對未撞凈的表皮再用竹刀刮凈,最后用硫黃熏制,使之色白,曬干。本品有毒,加工操作時應戴手套、口罩或手上擦菜油,可預防皮膚發癢紅腫。

        【原形態】

        1.虎掌, 多年生草本。1-2年生塊莖近圓球形,三年以上塊莖由于側生2-5個乳頭狀小塊莖而呈扁柿形,直徑達6cm。葉自芽眼抽出,2-6叢生;葉片鳥足狀分裂,裂片5-13,卵狀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中裂片比例裂片長大,長15-18cm,寬約3cm?;ㄐ虮?-4,亦自芽眼抽出,長15-30cm;佛焰苞為匙狀披針形,問下漸變細,色質如葉,宿存響穗花序雌花序軸部分與佛焰苞貼生,長1-3cm,外側著花;雄花序軸部分游離,長5-7mm;小花密集,黃色;附屬器形如鼠尾,長達15cm。漿果卵形,熟時綠白色,易脫落布地,當年發芽長出新株?;ㄆ?-7月,果期6-10月。

        2.大南星,多年生草本。塊莖近圓球形,直徑2-5cm。葉常單一;葉柄卜部鞘狀,下部具膜質鱗葉2-3;葉片鳥足狀分裂,裂片11-19,線狀長圓形或倒被外形,中裂片比兩側短小。花序柄從葉柄中部分出;佛焰苞管部長3-6cm,綠白色,喉部截形,外線反卷,檐部卵狀披針形,有時下彎呈盔狀,淡綠色全淡黃色;向穗花序袖與佛焰苞完全分離;肉穗花序兩性或雄花序單性;兩性花序下部雌花序長約2cm,花密,上都雄花序長約3cm,花疏;單性雄花序長3-5cm,粗3-5mm;附屬器基部直徑0.5-1cm,長達20cm,伸出佛焰苞喉部后呈之字形上升。果序近圓錐形,漿果熟時紅色,佛焰苞枯萎而效果序裸露。種子黃紅色?;ㄆ?-5月,果期6-9月。

        3.一把傘南星,多年生草本。塊莖近圓球形,直徑達6cm。鱗葉紫紅色或綠白色,間有褐色斑塊。葉單一;柄長達70cm,中部以下具葉鞘;葉片放射狀分裂,裂片7-20,披計形或長圓形,長7-24cm ,寬1-4cm,長漸尖或延長為線尾狀?;ㄐ虮匀~輛中部分出,短于葉柄;佛焰苞顏色多樣,綠色問有白色條紋或淡紫色至深紫色中夾雜著綠色、白色條紋;喉部擴展,邊緣外卷,檐部寬大,三角狀卵形至長圓卵形,光瑞延伸為長達15cm的線尾;肉穗花序;雌花序輪在下部,中性花序軸位于中段,緊接雄花序軸,其上為長約5cm的棒狀附屬器。果序成熟時裸露,漿果紅色。種子1-2,球形,淡褐色?;ㄆ?-6月,果期8-9月。

        4.東北天南星,與天南星及一把傘南星的區別為:本葉;葉柄長17-30cm,下部1/3具鞘,紫色;葉片鳥足狀分裂,裂片5,倒卵狀被針形或橢圓形,先端短漸尖或銳尖,基部楔形,中裂片具長約2cm的柄,長7-12cm,寬4-7cm,例裂片具長約1cm。共同的柄,全緣?;ㄐ虮逃谌~柄,佛焰苞綠色或紫色具白色條紋;肉穗花序單件;雄花序年約2cm,花疏;雌花序長約1cm;各附屬器具短柄,棒狀。漿果紅色;種子4顆,紅色。肉穗花序軸常于果期增大,果落后紫紅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 生于山谷、河岸、草地、草叢及竹林下。

        2.生于灌叢、草地及林下。3.生于荒地、草坡、灌叢及林下。

        4.生于海拔50-1200m的林下和溝旁。

        資源分布:1.分布于華北、華東。

        中南、西南及陜西等地。

        2.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西北和西藏以外)。

        3.分布于除東北、內蒙古和新疆以外的大部分省區。

        4.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寧夏、山東、江蘇、河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冷涼濕潤氣候和陰濕環境,怕強光,應適度蔭蔽或與高稈作物或林木間作。以選濕潤、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上或砂質壤土栽培,粘土及洼地不宜種植。山區可在山間溝谷、溪流兩岸或疏林下的陰濕地種植。忌連作。

        栽培技術用種子或塊莖繁殖。種子繁殖:選擇當年新收種子于8月上旬播種,按行距12-15cm開淺溝,把種子插入溝內,覆土約1.5cm,溫度在20℃左右,約10d出苗。翌年4、5月苗高5-10cm,按株距15cm定植。亦可用濕沙貯藏,翌年春季播種育苗。因種子繁殖生長期長,產量不高,故一般多不采用。塊莖繁殖:于 10-11月收獲時,選無病蟲害、健壯、中等大小的塊莖作種莖,貯放于地窖內。翌年4月在畦面開淺溝,溝距20-25cm,株距15cm下種,芽頭向上,覆土4-5cm,澆水,每1hm2需大的種莖600-750kg,小的種莖30-40kg,裁后15d左右出苗。

        田間管理 生長期間要注意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雨季注意排水。7月苗高15-20cm,追施人糞尿1次。初次追肥后,直深中耕,第2次追肥在8月,施硫酸銨和過磷酸鈣混合肥料,施肥后要澆足水?;ㄆ诔舴N株外,其余花序全部摘除。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病毒病,要注意選留健壯無病殊作種,并防治蚜蟲為害。蟲害有短須螨,成、若蟲于葉背吸食汁液,使葉變黃,脫落。用20%雙甲瞇乳油1000倍液或73%克螨特3000倍噴霧。

        【性狀】

        性狀鑒別(1)虎掌塊莖呈扁平而不規則的類圓形,由主塊莖及多數。附著的小塊莖組成,形如虎的腳掌,直徑1.5-5cm。表面淡黃色或淡棕色,每一塊莖中心都有一莖痕,周圍有點狀須根痕。質堅實而重,斷面不平坦,色白,粉性。氣微,味辣,有麻舌感。

        (2)天南星 塊莖呈稍扁的圓球形,直徑1.5-4cm。表面類白色或淡棕色,較光滑,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有1圈1-3列顯著的根痕,周邊偶有少數微突起的小側芽,有時已磨平、氣味同上。

        (3)一把傘南星塊莖呈扁圓球形,直徑2-5.5cm,表面淡黃色至淡棕色,頂端較平,中心莖痕淺凹,四周有葉痕形成的環紋,周圍有大的麻點狀根痕,但不明顯,周邊無小側芽。質堅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味同上。

        (4)東北天南星塊莖呈扁圓形,直徑1.5-4cm,中心莖痕大而稍平坦,呈淺皿狀,環紋少,麻點狀根痕細,排列不整齊,周圍有微突出的小側芽。氣味同上。

        以個大。色白、粉性足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1)虎掌 ①淀粉粒單粒呈圓球形、橢圓形或盔帽,直徑3-13-21pm,長至26m,臍點圓點狀、裂縫狀、星狀或人字狀;復粒極多,由2-10多分粒組成。②草酸鈣針晶長20-60μm。③粘液細胞直徑60-135μm。

        (2)天南星 ①淀粉粒單粒呈圓球形、半球形或不規則形,直徑2-18μm,臍點圓點狀、星狀、裂縫狀、三叉狀;復粒甚多,由2-10分粒組成,臍點多不明顯。②草酸鈣針晶長13-64-86μm。

        (3)一把傘南星 ①淀粉粒極多。單粒大多呈圓球形,稀橢圓形或半球形,直徑2-20μm,臍點圓點狀、裂縫狀、十字狀、人字狀或星狀,大粒層紋隱約可見;復粒由2-4分粒組成,臍點明顯,螺紋、環紋導管直徑8-27μm。②草酸鈣針晶束及外晶隨處可見,草酸鈣針晶長34-52μm。此外,可見草酸鈣方晶、棕色塊。

        (4)東北天南星 ①淀粉粒單粒呈圓球形。橢圓形,直徑2-26μm,臍點三義狀、人字狀、十字狀或裂縫狀,大粒層紋隱約可見;復粒由2-10多分粒組成。③草酸鈣針晶長20-60μm。

        【化學成份】

        虎掌的根、莖含多種生物堿和環二肽類化合物成分,已經分離得到:3-異丙基吡咯并[1,2a]哌嗪-2,5-二酮[3-isopo pyl-pyrrolo[1,2a]piperazine-2,5-dione]即是L-脯氨酰-L-纈氨酸酐(L-prolyl-LK-valine anhydride),3,6-二異丙基-2,5-哌嗪二酮(3,6-diisopropyl-2,5-piperazinedione)即是L-纈氨酰-L-纈氨酸酐(L-valyl-L-valine anhydride),3-異丙基-6-叔丁基-2,5-哌嗪二酮(3-isopropyl-6-tert-butyl-2,5-piperazinedione),3-異丙基-6-甲基-2,5-哌嗪二酮(3-isopropyl-6-methyl-2,5piperazinedione)即是L-纈氨酰-L-丙氨酸酐(L-valyl-L-alanine anhydride),β-卡啉(β-carboline),1-乙?;?β-卡啉(1-acetyl-β-carboline),2-甲基-3-羥基吡啶(2-methyl-3-hydroxypyridine),脲嘧啶(uracil),5-甲基脲嘧啶(5-methylk uracil)即是胸腺嘧啶(thymine),煙酰胺(nicotinamide),雙吡咯并[1,2a][1,2d]六氫吡嗪-2,5-二酮[bispyrrala[1,2a][1,2d]-hexahydropyrazine-2,5-dione]即是L-脯氨酰-L-脯氨酸酐(L-proly-L-proline anhydride),3-異丙基-6-異丁基-2,5-哌嗪二酮(3-isopropyl-6-isobutyl-2,5-piperazinedione)即是L-纈氨酰-L-亮氨酸酐(L-valyl-L-leucine anhydride),3-基-6-甲基-2,5-哌嗪二酮(3-benzyl-6-methyl-2,5-piperazinedione)即是L-苯丙氨酰-L-丙氨酸酐(L-phenylalanyl-L-alanine anhydride),吡咯并[1,2a]六氫吡嗪1,4-二酮(pyrrolo[1,2a]hexahydropyrazine-1,4-dione)即是L-甘氨酰-L-脯氨酸酐(L-glucyl-L-proline anhydride),L-順式-3-(對-羥下基)-6-異丁基-2,5-哌嗪二酮[l-cis-3-(p-hydroxybenzyl)-6-isobutyl-2,5-piperazinedione]即是L-酷氨酰-L-亮氨酸酐(L-tyrosyl-L-leucine anhydride),3-甲基-6-異丁基-2,5-哌嗪二酮(3-methyl-6-isobutyl-2,5-piperazinedione)即是L-丙氨酰-L-亮氨酸酐(L-alanyl-L-leucine anhydricde),3-甲基-6-仲丁基-2,5-哌唪二酮(3-methyl-6-secbutyl-2,5-piperazinedione),L-苯丙氨酰-L-絲氨酸酐(L-phenylalanyl-L-serine anhydride),L-酷氨酰-L-丙氨酸酐(L-tyrosyl-L-alanine anhydride),L-脯氨酰-L-丙氨酸酐(L-prolyl-L-alanine anhydride),3-乙酰氨基-2-哌啶酮(3-acetamino-2-piperidone),腺苷(adenosine),以及掌葉半夏堿(pedatisectine)A、B、C、D、E。掌葉半夏堿A的結構是5-羥基-2-吡啶甲基腺嘌呤(5-hydroxy-2-pyridylmethyl-adenine),常葉半夏堿B京是腺嘌呤(adenine),掌葉半夏堿C的結構是1-丙烯酸乙酯-7-醛基卡啉[1-(3-ethylacrylate)-7-aldehydocarboline],掌葉半夏堿D的結構是2-甲基-3-(2,3,4-三羥基丁基)吡嗪[2-methyl-3-(2,3,4-trihydroxybutyl)pyrazine],掌葉半夏堿E的結構是2-甲基-3-(1,2,3,4-甲羥基丁基)吡嗪[2-methyl-3(1,2,3,4-tetrahydroxybutyl)。還含胡蘿卜甙(dauco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櫚酸(palmitic acid),絲氨酸(serine),纈氨酸(valine),賴氨酸(lysine),脯氨酸(proline)等30多種氨基酸和鎂、鋁、鋅、銅、硒、釩、鈷等20多種無機微量元素。

        天南星、一把傘南星的根莖均含β-谷甾醇以及與虎掌相同的多種氨基酸和無機微量元素,只是含量有所不同。

        東北天南星含植物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

        【藥理作用】

        1.抗驚厥作用:腹腔注射天南星水煎劑3g/kg,可明顯對抗士的寧,五甲烯四氮唑咖啡因引起的驚厥,但不能對抗電休克的發作,且品種不同其抗驚強度有所差異,但也有報告指出,天南星不能對抗士的寧所致的驚厥和死亡,但能對抗煙堿所致的驚厥死亡,尚能消除其肌肉震顫癥狀;對小鼠肌肉注射破傷風毒素所致的驚厥,天南星能推遲動物死亡的效果。

        2.鎮靜、鎮痛作用:兔及大鼠腹腔注射天南星煎劑后,均呈活動減少、安靜、翻正反射遲鈍。并能延長小鼠對成巴比妥納的睡眠時間,且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3.祛痰作用:采用小鼠酚紅排泄法進行實驗,表明天南星水劑有祛痰作用,給藥組自呼吸道排出酚紅量分別為對照組的150%及170%。

        4.抗腫瘤作用:鮮天南星(未鑒定品種)的水提取液經醇處理的制劑,體外對Hela細胞有抑制作用,對小鼠實驗性腫瘤肉瘤S180,HCA實體型及U14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證實d一甘露醇可能是抗癌有效成分。

        5.抗氧化作用:天南星所含兩種生物堿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抑制肝線粒體脂質過氧化反應等活性。

        6.其它作用:天南星中兩種生物堿S201和S202對離體犬的心房乳頭肌收縮力及竇房節頻率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拮抗異丙腎上腺素心臟的作用。鮮天南星的水提醇沉制劑,體外對Hela細胞有抑制作用。對小鼠實驗性腫瘤有效,對S180、HCA實體型、U14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毒性】

        天南星(未鑒定品種)根莖生食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口腔粘膜輕度糜爛,甚至部分壞死脫落,咽喉干燥,并有燒灼感,舌體腫大,口唇水腫,大量流涎,口舌麻木,味覺喪失,聲音嘶啞,張口困難。小鼠腹腔注射鬼蒟篛水浸液半數致死量為13.5g/kg。

        1.天南星不同炮制法對飲片毒性的影響:楊守業等對天南星生品、白礬浸制片、熱壓片和藥典法炮制品對粘膜的刺激性,急性和亞急性毒性進行了比較研究。實驗結果表明,炮制能夠使其毒性降低或消除,不同南星制品分別灌胃小鼠50g/kg,不引起死亡,生片和藥典法飲片湯劑150g/kg灌胃小鼠亦未見毒性反應,且對大鼠生長及肝功能無不利影響。在小鼠亞毒試驗中熱壓片和藥典法制品呈現一定的毒性反應,可能與炮制品中白礬存留量有關。

        2.天南星不同炮制品水煎劑150g/kg灌胃大小鼠急性和亞急性試驗未見毒性反應。天南星醇浸膏給小鼠皮下注射后可使動物因驚厥而死亡。

        【鑒別】理化鑒別(1)取本品粉末2g,以溫水20ml浸泡4h后,濾過。濾液濃縮點樣,按紙層析法,以甲醇展開,噴以0.2%茚三酮醇溶液,80℃烘干10min,現藍紫色斑點。(檢查氨基酸)(2)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1g,以乙醇10ml浸泡24h離心后吸取上清液,揮去乙醇,加 0.5ml鹽酸水解,用乙醚提取,取乙醚液濃縮點樣,以3,4-二羥基苯甲醛為對照品,分別點樣于硅膠G薄板上,用氯仿-甲醇-甲酸(9.2:o.6:O.2)展開,2%間苯三酚乙醇液一濃硫酸(1:1)顯色。供試液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顯相同的紅色斑點。

        【炮制】天南星:揀去雜質,洗凈灰屑,曬于。制南星:取揀凈的天南星,用涼水浸漂,避免日曬,每日換水2-3次,根據其產地、質量及大小,適當掌握浸漂日數。至起白沫時,每南星100斤加白礬2斤,浸泡一月后,繼續換水,直至口嘗無麻辣感為止,撈出,與鮮姜片及白礬粉層層均勻鋪入容器內,加水淹沒,約經3-4星期,復倒入鍋內煮至內無白心,取出,揀去姜片,晾至六成干,悶潤后切片,曬干(每天南星100斤,用鮮姜25斤,白礬12.5-25斤)。

        【性味】味苦;辛;性溫;有毒

        【歸經】肺;肝;脾經

        【功能主治】祛風止痙;化痰散結。主中風痰壅;口眼歪任意;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風痰眩暈;癲閑;驚風;破傷風;咳嗽多痰;癰腫;瘰疬;跌打麻痹;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一般制后用:或入丸散。外用:生品適量,研末以醋或酒調敷。

        【注意】陰虛燥咳,熱極、血虛動風者禁服,孕婦慎服。生天南星使用不當易致中毒,癥狀有口腔粘膜糜爛,甚至壞死脫落,唇舌咽喉麻木腫脹,運動失靈,味覺消失,大量流涎;聲音嘶啞,言語不清,發熱,頭昏,心慌,四肢麻木,嚴重者可出現昏迷,驚厥;窒息,呼吸停止。

        【各家論述】

        1.《本草衍義補遺》:天南星,欲其下行,以黃柏引之。

        2.《綱目》:虎掌天南星,味辛而麻,故能治風散血;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性緊而毒,故能攻積拔腫而治口喎舌糜。楊士贏《直指方》云,諸風口噤,宜用南星,更以人參、石菖蒲佐之。南星得防風則不麻,得牛膽則不燥,得火炮則不毒。

        3.《本草經疏》:半夏治濕痰多,南星主風痰多,是其異矣。

        4.《本草匯言》:天南星,開結閉。散風痰之藥也。但其性味辛燥而烈,與半夏略同,而毒則過之。半夏之性,燥而稍緩,南星之性,燥而頗急;半夏之辛,劣而能守,南星之辛,劣而善行。若風痰濕痰,急閉涎痰,非南星不能散。

        5.《本經逢原》:天南星,即《本經》之虎掌也。為開滌風痰之專藥?!侗窘洝分涡耐?、寒熱、結氣,即《開寶》之下氣、利胸膈也?!侗窘洝分畏e聚伏梁,即《開寶》之破堅積也。《本經》之治筋痿拘緩,即《開寶》之治中風、除麻痹也。《本經》之利水道,即《開寶》之散血墮胎也。蓋緣一物二名,后世各執一例,是不能無兩歧之說。南星、半夏皆治痰藥也。然南星專走經絡,故中風麻痹以之為向導,半夏專走腸胃,故嘔逆泄瀉以之為向導。

        6.《本經》:主心痛,寒熱,結氣,積聚,伏梁,傷筋,痿,拘緩,利水道。

        7.《別錄》:除陰下濕,風眩。

        8.《藥性論》:治風眩目轉,主疝瘕腸痛,傷寒時疾,強陰。

        9.《本草拾遺》:主金瘡傷折瘀血。碎敷傷處。

        10.《日華子本草》:窨蛇、蟲咬、疥癬惡瘡。

        11.《開寶本草》:主中風,除痰,麻痹,下氣,破堅積,消癰腫,利胸膈,散血墮胎。

        12.《醫學啟源》:去上焦痰及頭眩暈。

        13.李杲:主破傷風,口噤身強。

        14.王好古:補肝風虛。治痰功同半夏。

        15.《綱目》:治驚癎,口眼喎斜,喉痹,口舌瘡糜,結核,解顱。

        【摘錄】《中華本草》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三萜皂苷、安息香酸、氨基酸、D-甘露醇等。 

        2.藥理作用:煎劑具有祛痰及抗驚厥、鎮靜、鎮痛作用;水提取液對肉瘤S180、HCA(肝癌)實體型、子宮瘤U14有明顯抑制作用;生物堿氯仿部位能對抗烏頭堿所致的實驗性心律失常,并能延長心肌細胞動作電位有效不應期?!?/p>

        3.不良反應:天南星對皮膚、粘膜均有強刺激性,人口嚼生天南星,可使舌、咽、口腔麻木和腫痛,出現粘膜糜爛,音啞、張口困難,甚至呼吸緩慢、窒息等。皮膚接觸可致過敏瘙癢,尚有報道長期使用天南星可引起智力發育障礙。

        參看

        關于“天南星”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乱在线伦视频 | 日本少妇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 |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午夜免费啪视频国产 | 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