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合穴,六腑在下肢部的合穴。《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胃合于三里(足三里),大腸合入于巨虛上廉(上巨虛),小腸合入于巨虛下廉(下巨虛),三焦合入于委陽,膀胱合入于委中央(委中),膽合于陽陵泉。”從“合治內腑”的治療原則出發,按疾病所屬內腑的不同,而取其相應的下合穴治療。如胃病取三里,大腸病取上巨虛等。
下合穴
六腑之氣下合于下肢足三陽經的腧穴,稱為“下合穴”(lower He-sea point),又稱“六腑下合穴”。《靈樞●本輸》指出:“六腑皆出足之三陽,上合于手者也。”說明六腑之氣都通向下肢,在足三陽經上各有合穴,而手三陽經上又有上下相合的關系。《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提出了“合治六腑”的理論。說明臟腑之病應取下合穴:“胃合于三里,大腸合于巨虛之上廉,小腸合入于巨虛之下廉,三焦合于委陽,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膽合入于陽陵泉。”胃、膽、膀胱三臟腑的下合穴就是其本經的合穴,而大腸、小腸、三焦臟的下合穴則另有合穴。《靈樞●本輸》說:“大腸、小腸皆屬于胃”,三焦是“太陽之別”,“入絡膀胱”。《針灸甲乙經》也指出:“委陽,三焦下輔俞也,......此足太陽之別絡也。”膀胱主藏津液,三焦主水液代謝,二者關系密切。因此,大腸、小腸下合于胃,三焦下合于膀胱經。
人體穴位專題
腧穴相關電子書
人體穴位圖
人體穴位圖主頁(包含找穴方法視頻教程等內容)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