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爪葉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龍爪葉 | 中藥圖典 |
龍爪葉 Lónɡ Zhǎo Yè |
|
---|---|
別名 | 多蕊木、大七葉蓮、七葉蓮 |
功效作用 | 舒筋活絡(luò),散瘀止痛,行氣除濕。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痛,風(fēng)濕骨痛,肝炎,感冒,神經(jīng)痛。 |
英文名 | twig and leaf of Common Tupidanthus |
始載于 | 《云南藥用植物名錄》 |
毒性 | |
歸經(jīng) | |
藥性 | 溫 |
藥味 | 苦 |
【藥 名】:龍爪葉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五加科龍爪葉的葉、莖。
【功 效】:舒筋活絡(luò),行氣祛濕,散寒祛風(fēng),祛濕止瀉。
【主 治】:用于跌打損傷、骨折疼痛者,寒濕瘀阻的痛痹,外感風(fēng)寒,發(fā)熱畏寒、頭身疼痛。用于脘腹脹滿,全身乏力,不思飲食、納差,痢疾者。
【性味歸經(jīng)】:苦,溫。入肺、腎、肝、脾四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克。外用:適量。
【別 名】:多蕊木(種子植物名稱)、脫辟木《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大七葉蓮、龍爪樹、七葉蓮(云南)、珠砂蓮、老虎鞭(貴州)、單卮(云南傣語)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云南南部和西南部。
【拉丁名】:原植物龍爪葉Tup-idanthus calyptratus Hook.F. Et Thoms.
【考 證】:始載于《云南藥用植物名錄》。
【各家論述】:《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行氣止痛,活血消腫,壯筋骨。治急性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胃痛,骨折,扭挫傷,腰腿痛,癱瘓。
詳細(xì)信息
introduce:常綠灌木,初直立,后為大藤本,長15-30米。掌狀復(fù)葉;小葉7-9,革質(zhì),倒卵狀矩圓形至矩圓形,長12-26厘米,寬4-9厘米,無毛,全緣;葉柄長12-60厘米,托葉與葉柄基部合生成短鞘狀。傘形花序有3-7朵花,3-5個傘形花序聚生成頂生復(fù)傘形花序或圓錐花序;苞片卵形,革質(zhì),長約1.5厘米;花大,直徑1.5-2.5厘米;萼筒革質(zhì),邊緣有不明顯的齒;花瓣合生成帽狀體,早落;雄蕊50-70;子房下位,多室,無花柱,柱頭極多數(shù),放射狀排列,合生成縱的花柱狀體,無分枝或有三個輻射狀分枝。果扁球形,外果皮肉質(zhì),直徑2-3.5厘米。 產(chǎn)云南;印度支那,緬甸,印度也有.生密林中,攀援其他樹上。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七葉蓮注射液0.5ml/只(生藥2.5g)使小鼠自發(fā)活動減少,葉深睡眠,持續(xù)1-4h,能延長硫噴妥鈉對小鼠的睡眠時間,成戊巴比妥及水合氯醛有協(xié)同作用。熱板法實驗證明,小鼠腹腔注射七葉蓮注射液2.5g/只有明顯鎮(zhèn)痛作用[1-2]。小鼠電驚劂實驗證明,七葉蓮注射液3g/只腹腔注射有明顯抗驚劂作用,其有效成分為有機酸類[3-4]。
2.對平滑肌的作用 豚鼠離體器官實驗表明,七葉蓮注射液能對抗由組胺和已酰膽堿引起的氣管收縮[5];對回腸運動有明顯抑制作用并能阻斷已酰膽堿、組胺和氯化鋇對回腸的收縮作用[6];對小鼠離體妊娠子宮、高濃度時產(chǎn)生興奮作用,對大鼠離體非妊娠子宮,大劑量時呈現(xiàn)抑制作用[2]。
3.對心血管系統(tǒng)作用 兔靜脈給予七葉蓮注射液40g/kg可使血壓下降0.266kPa(20mmHg),切斷迷走神經(jīng)其降壓作用不受影響[2]。離體蛙心實驗表明,七葉蓮注射液能加強心肌收縮力,劑量加大時可出現(xiàn)傳導(dǎo)阻滯,最后心肘停止于收縮期[6]。
4.毒性 七葉蓮注射液小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150g(生藥)/kg。家兔靜脈給藥15g(生藥)/kg,觀察3d未見中毒癥狀[1]。
中藥化學(xué)成分
鵝掌藤中含鐮葉芹醇(falcarinol),國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致敏原,還含(E)-β-farnescene],植物醇(phytol)和多孔甾醇(poriferasterol)[1]。
|
關(guān)于“龍爪葉”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