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稻草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稻草
        Dào Cǎo
        別名 稻穰、稻藁、稻桿、禾稈
        功效作用 寬中,下氣,消食積。治噎膈反胃,食滯,泄瀉腹痛消渴黃疸白濁痔瘡燙傷
        英文名 Rice Straw
        始載于 滇南本草
        毒性 無毒
        歸經(jīng) 肺經(jīng)脾經(jīng)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稻草

        【出處】 《滇南本草

        【拼音名】 Dào Cǎo

        【別名】 稻穰(《廣雅》),稻藁(《崔氏纂要方》),稻桿(劉禹錫傳信方》),禾稈(《綱目》)。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莖葉

        化學(xué)成份】 稻葉含類似花藥黃質(zhì)和蒲公英黃質(zhì)的色素;另含新黃質(zhì)、似花藥黃質(zhì)、蝴蝶梅黃素、葉黃素等類胡蘿卜素。莖、葉含少量還原糖和蔗糖。有報道,稻草含有抗癌作用的多糖

        【性味】 甘,平。

        ①《滇南本草》:"性溫,味甘平。"

        ②《綱目》:"辛甘,熱,無毒。"

        ③《本草再新》:"味辛,性溫,無毒。"

        歸經(jīng)】 《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經(jīng)。"

        【功效與作用】 寬中,下氣,消食積。治噎膈反胃,食滯,泄瀉腹痛消渴黃疸白濁痔瘡燙傷

        ①《本草拾遺》:"主黃病身作金色,煮汁浸之。"

        ②《滇南本草》:"寬中,下氣,溫中,止瀉,消牛馬肉積宿食,小兒乳食結(jié)滯,肚腹疼痛。稻草節(jié),走周身經(jīng)絡(luò),治痰火疼痛。"

        ③《本草再新》:"走經(jīng)絡(luò),利腸分,寬中益氣。"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兩;或燒灰淋汁澄清。外用:煎水浸洗。

        【附方】 ①治噎食不下:赤稻細(xì)梢,燒灰,滾湯一碗,隔絹淋汁三次,取汁,入丁香一枚,白豆蔻半枚,米一盞,煮粥食。(《摘元方》)

        ②治反胃:秈稈燒灰淋汁溫服,令吐,蓋胃中有蟲,能殺之也。(《綱目》)

        ③治食牛肉傷食,胸口嘈雜,嘔吐惡心,胸口脹滿微痛,不思飲食,面皮黃瘦,腹饑倒飽,食后哽食膨脹:稻草五錢,沙糖一錢。水煎服。(《滇南本草》)

        ④治小兒飲食傷脾,久瀉不止:糯谷草三錢。煎服。久瀉者加真淮藥二錢,(《滇南本草》)

        ⑤治消渴飲水:取稻穰中心燒灰,每以湯浸一合澄清飲之。(《世醫(yī)得效方》)

        ⑥治傳染性肝炎:糯稻草、蒲公英各二兩。水煎服。(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⑦治小便白濁:糯稻草煎濃汁,露一夜,服之。(《摘元方》)

        ⑧治下血成痔:稻藁燒灰淋汁,熱漬三、五度。(《崔氏纂要方》)

        ⑨治湯火傷瘡:稻草灰冷水淘七遍,帶濕攤上,干即易,若瘡濕者,焙干油敷。(《衛(wèi)生易簡方》)

        ⑩療熱病手足腫欲脫者,兼主天行:稻穰灰汁漬之。(《備急方》)

        ⑾治稻田皮炎:稻草、明礬各等量。先將稻草切碎加水煮沸30分鐘,應(yīng)用前10分鐘再加入明礬,外洗。(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⑿治馬墜撲損:稻稈燒灰,用新熟酒未壓者和糟入鹽和合,淋前灰取汁以淋痛處。(劉禹錫《傳信方》)

        ⒀解砒石毒:稻草燒灰淋汁,調(diào)青黛三錢服。(《醫(yī)方摘要》)

        【臨床應(yīng)用】 糯稻草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每日用糯稻草3兩,加水1000毫升,暴火煎成200毫升,兩次分服。一般用藥25~30天,個別稍長。共治43例,近期治愈(癥狀消失,肝大回縮到0.5厘米以下,肝功能恢復(fù)正常)35例,平均住院天數(shù)10.2天,進(jìn)步(癥狀減輕,肝大仍在肋下1厘米以上或肝功能有一項未正常)7例,無效。1例。服藥后食欲減退、厭油、全耳無力等常見癥狀消失較快,平均在13天左右;肝區(qū)痛消失較遲,平均20.1天;肝腫大恢復(fù)平均28.3天。肝功能平均恢復(fù)時間:黃疸指數(shù)10.9天,谷丙轉(zhuǎn)氨酶23.1天,麝絮27天左右。另有每日用糯稻草1.5兩煎分2次服,治療30余例亦獲效果。一般服藥2日后,尿量增多,由赤轉(zhuǎn)白,食欲增進(jìn),自覺癥狀減輕;7~10天后黃疸指數(shù)降至7~12單位,皮膚鞏膜黃染全部消失。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稻草

        【出處】 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 Dào Cǎo

        【英文名】 Rice Straw

        【別名】 稻穰、稻藁、稻桿、禾稈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稻及糯稻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ryza sativa L.

        采收和儲藏:收獲稻谷時,收集脫粒的稻稈,曬干。

        【原形態(tài)】 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稈直立,叢生,高約1m左右。葉鞘無毛,下部者長于節(jié)間;葉舌膜質(zhì)而較硬,披針形,基部兩側(cè)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結(jié)合,長5-25mm,幼時具明顯的葉耳;葉片扁平,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30-60cm,寬6-15cm。圓錐花序疏松,成熟時向下彎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長圓形,兩側(cè)壓扁,長6-8mm,含3小花,下方兩小花退化僅存極小的外稃而位于1兩性小花之下;穎極退化,在小穗柄之頂端呈半月形的痕跡;退化外稃長3-4mm,兩性小花外稃,有5脈,常具細(xì)毛,有芒或無芒,內(nèi)稃3脈,亦被細(xì)毛;鱗被2,卵圓形,長1mm;雄蕊6;花藥長2mm;花柱2枚,筒短,柱頭帚刷狀,自小花兩側(cè)伸出。穎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區(qū)。

        資源分布: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區(qū)。

        【藥理作用】 有報道,稻草含有抗癌作用的多糖。

        【性味】 辛;溫

        【歸經(jīng)】 脾;肺經(jīng)

        【功效與作用】 寬中;下氣;消食;解毒。主噎膈;反胃;食滯;腹痛;泄瀉;消渴;黃疸;喉痹;痔瘡;燙火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0-150g;或燒灰淋汁澄清。外用:適量,煎水浸洗。

        【附方】 ①治噎食不下:赤稻細(xì)梢,燒灰,滾湯一碗,絹淋汁三次,取汁,人丁香一枚,白豆蔻半枚,米一盞,煮粥食。(《摘元方》)②治反胃:仙稈燒灰淋汁溫服,令吐,蓋胃中有蟲,能殺之也。(《綱目》)③治食午肉傷食,胸口哨雜,嘔吐惡心,胸曰脹滿微痛,不思飲食,面皮黃瘦,腹饑倒飽,食后嘆食膨脹:稻草五錢,沙糖一錢。水煎服。(《滇南本草》)④治小兒飲食傷脾,久瀉不止:糯谷草三錢,煎服。久瀉者加真淮藥二錢。(《滇南本草》)⑤洽消渴飲水:取稻穰中心燒灰,每以湯浸一合,澄清飲之。(《世醫(yī)得效方》)⑥治傳染性肝炎:糯稻草、蒲公英各二兩。水煎服。(蘇醫(yī)《中草藥手冊》)⑦治小便白濁:糯稻草煎濃汁,露一夜,服之。(《摘元方》)⑧治下血成痔:稻藁燒灰淋汁,熱漬三、五度。(《崔氏纂要方》)⑨治湯火傷瘡:稻草灰冷水淘七遍,帶濕攤上,干即易,若瘡濕者,焙干油敷。(《衛(wèi)生易簡方》)⑩療熱病手足腫欲脫者,兼主天行:稻攘灰汁漬之。(《備急方》)11.治稻田皮炎:稻草、明礬各垮量。先將稻草切碎加水煮沸30分鐘,應(yīng)用前10分鐘再加入明礬,外洗。(蘇醫(yī)《中單藥手冊》)12.治馬墜撲損:稻稈燒灰,用新熟酒未壓者和槽人鹽和合,淋前灰取汁以淋痛處,(劉禹錫《傳信方》)13.解砒石毒:稻草燒灰淋汁,調(diào)青黛三錢服。(《醫(yī)方摘要》)

        【各家論述】 按《江湖紀(jì)聞》云,有人壁虱入耳,頭痛不可忍,百藥不效,用稻稈灰煎汁灌人,即死而出也。

        【臨床應(yīng)用】 糯稻草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每日用糯稻草3兩,加水1000ml,暴火煎成200ml,兩次分服。一般用藥25-30天,個別稍長。共洽43例,近期治愈(癥狀消失,肝大回縮到0.5cm以下,肝功能恢復(fù)正常)35例,平均住院天數(shù)40.2天,進(jìn)步(癥狀減輕,肝大仍在肋下1cm以上或肝功能有一項未正常)7例,無效1例。服藥后食欲減退、厭油、全身無力等常見癥狀消失較快,平均在13天左右;肝區(qū)痛消失較遲,平均20.1天;肝腫大恢復(fù)平均28.3天。肝功能平均恢復(fù)時間:黃疽指數(shù)10.9天,谷丙轉(zhuǎn)氨酶23。1天,蜃絮27天左右。另有每日用糯稻草1.5兩煎分之次服,治療30余例亦獲效果。一般服藥2日后,尿量增多,由赤轉(zhuǎn)白,食欲增進(jìn),自覺癥狀減輕7-10天后黃疽指數(shù)降至7-12單位,皮膚、鞏膜黃染全部消失。

        【摘錄】 《中華本草》

        關(guān)于“稻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xué)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 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爱 | 亚州AV一在线影视 | 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专区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