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氣
A+醫學百科 >> 痞氣 |
痞氣,病證名。
①指脾積。出《難經.五十四難》:“指脘腹部有狀如復杯的痞塊。《濟生方》卷四:“痞氣之狀,留于胃脘,大如復杯,痞塞不通,是為脾積。診其脈微大而長,其色黃,其病饑則減,飽則見,腹滿嘔泄,足腫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治宜痞氣丸、烏頭丸,或大七氣湯下紅丸子等方。參見脾積條。
②指氣痞。張仲景謂:“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參見痞條。
出自A+醫學百科 “痞氣”條目 http://www.rpzztyjokwsnq.com/w/%E7%97%9E%E6%B0%94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痞氣”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