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
A+醫學百科 >>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 |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系指患者臨床上出現女性男性化等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同時具有卵巢泡膜細胞增生的病理改變的一組癥候群。本征早在1949年為Culiner及Shippel所描述,指出間質中有黃素化泡膜細胞,但與鄰近的卵泡無關。這類疾病原來是包括在“多囊卵巢綜合征”內的,臨床主要表現為女性男性化,多見于青年女性,類固醇測定方法的進展及氯米芬對本征無效對本征的確診有很大幫助。病理證實卵巢泡膜細胞增生的病理改變,故目前將此征獨立出來,也稱為卵巢泡膜增殖綜合癥。
目錄 |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本征確切病因機制不詳,是由于體內多種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協同作用的結果。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患者睪素的增加,可能與卵巢內某些酶的缺乏有關,使雌激素生成障礙,睪丸素增多,同時引起下丘腦-垂體功能紊亂。
中醫認為主要與腎的先天稟賦不足、脾胃后天運化失調以及肝氣郁結有關。
(二)發病機制
與多囊卵巢綜合征也相似,從病理及臨床表現上來看,本征患者卵巢沒有增厚的纖維化包膜,在卵巢皮質間質中有一層周圍的卵泡膜細胞增生,卵泡大都是原始濾泡,并有男性化的臨床特殊表現,故有關本征的發病機制有待今后進一步探討。
卵巢常呈雙側性增大,最大直徑可達7cm,卵巢表面光滑、乳白色有光澤,皮質內有小囊向表面突起,其表面還可以見到很多散在的小黃色區域,多發性小囊內充滿清液。鏡檢可見表面呈間質膠原化,其間有很多的原始濾泡,而有早期的生長濾泡,較深處有很多大小不等的囊性濾泡,并有一層黃素化的增生的內卵泡膜細胞,未見黃體。離囊性濾泡較遠處,有很多的多邊形間質卵泡膜細胞形成的小巢,這些細胞內含有類脂質。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的癥狀
1.臨床表現:
月經改變:本征絕大部分患者一開始就表現月經稀少,最終可導致閉經。
2.體征:
多毛:患本征者面頰部、下頜及頸部出現多毛。
3.婦科檢查:
患者陰道壁光滑、萎縮,宮頸萎縮。剖腹探查時可見子宮、輸卵管正常,雙側卵巢增大。
4.診斷:
根據典型的月經改變和男性化表現,臨床排除多囊卵巢綜合征,病理組織學檢查發現在遠離卵泡的卵巢間質中,有形態學上類似泡膜細胞而含有脂肪的細胞時,可以確診為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當這些病理現象伴隨著臨床上男性化,就可以診斷為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的診斷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的檢查化驗
2.睪酮增高 多毛患者的睪酮水平比正常婦女的平均值要高,但也有1/3的本征患者可在正常范圍內。
3.地塞米松抑制試驗正常,用絨毛促性腺激素后,可有顯著的升高。
4.患者尿17-羥、17-酮均正常。
7.組織病理學檢查:腹腔鏡可見雙側卵巢增大,陰道壁光滑、萎縮,宮頸萎縮。
8.子宮超聲檢查,子宮輸卵管造影,CT和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有助于鑒別和診斷。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的鑒別診斷
與多囊卵巢綜合征相鑒別。具有月經紊亂,閉經,無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雙側卵巢增大呈囊性改變,稱為多囊卵巢綜合癥。可具備以上典型癥狀,也可以只有部分癥狀,因排卵障礙而致不孕則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主要臨床表現。
多毛與毛發增多癥的病因鑒別女性多毛(伴或不伴男性化)的病因很多,但其共同特點是存在雌激素相對不足和雄激素(或其作用)增多,使血雄激素升高或雌激素/雄激素比值下降,偶爾也可由于組織對雄激素的敏感性增高所致,部分病人伴有一定程度的男性化表現。 據詳細的病史、體查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與特殊檢查,病因鑒別一般不難。臨床上要首先確定是否有高雄激素血癥。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的并發癥
常伴有男性化。女性性征減退如乳房萎縮、肩部和臀部脂肪消失,月經減少或消失等。出現男性特征如胡須、陰毛呈男性樣分布,肌肉發達,臉及胸部痤瘡,喉結增大。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做好隨訪。調節飲食結構,低脂低糖低熱量膳食,優化飲食結構,平衡養分。保持好心情,郁悶、憤怒和畏懼等不好情緒會激發脆弱的神經,破壞內分泌的調節,降低機體免疫能力。 提升運動力度,適宜運動促使人體的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抵御能力,有益于內分泌協調。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的西醫治療
藥物治療:本綜合征目前尚無特殊的治療方法使其排卵或恢復正常月經。對于癥狀顯著者可給予潑尼松治療,尤其對多毛和有男性化表現者更為適宜。
手術治療:可手術切除卵巢,即楔形切除部分卵巢,療效明顯。多數病人在手術后很快排卵受孕。卵巢楔形切除術已很少使用,只保留在藥物治療無效、癥狀不緩解者。術后給予雌激素治療,以維持和保持性發育。
預后: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較少見。無明顯不良預后。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的護理
注意減肥、降低體重、進行體育鍛煉、適當控制飲食、服用對癥的藥物常可緩解癥狀。如果要生小孩,在腹腔鏡下或開刀切除或刺破小卵泡就可改變雌激素水平促進排卵,順利懷孕。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吃什么好?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食療方
★歸參燉母雞:嫩母雞1只活宰,取雞肉,切塊,與當歸身、黨參、生姜同入燉盅,加沸水適量、燒酒少許,燉盅加蓋,隔水文火燉3~4小時,調味。食雞飲湯。
功能:補氣養血,調理月經。癥見月經延后,經行量少、色淡質稀,面色萎黃,眩暈心悸或產后血虛眩暈。
★烏骨雞雞血藤湯:烏骨雞宰后去毛、腸雜,斬件,放滾水中煮5分鐘,取出過冷,與雞血藤(斬碎)、生姜、紅棗(去核)同入鍋,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調味食。
功能:補血活血,調理月經。癥見月經稀發,經行量少、色紫紅、時有血塊,則有腹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亦可用于出血后之貧血。
★白鴿鱉甲湯:白鴿1只去毛、內臟,鱉甲打碎后納入白鴿腹,同入鍋加水1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1~2小時,待鴿肉煮爛調味。食肉飲湯,1次/日。
功能:癥見月經稀發,遲遲不來,腰膝酸軟,午后潮熱,手足心熱,盜汗,煩躁易怒,失眠多夢。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吃那些食物對身體好?
為免控制飲食造成吸收不足,應視情況每天補充500~1500毫克(mg)鈣片和一顆含400微克(mcg)葉酸的綜合維他命、每日水份應達8杯水量;為避免血脂質異常,少吃含飽和脂肪酸與氫化脂肪酸食品,如豬牛絞肉、肥肉、各種家禽及家畜皮、奶油、人工奶油、全脂奶、油炸食物、中西式糕餅;魚肉、蛋白、豆、堅果是比較好的蛋白質源。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最好不要吃什么食物?
1、忌煙、酒。
3、忌肥膩、油煎、霉變、腌制食物。
4、忌蔥、蒜、椒、桂皮等刺激性食物。
參看
關于“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征”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