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下降不全
A+醫學百科 >> 睪丸下降不全 |
睪丸下降不全是指睪丸下降障礙,停留在下降過程的途中,未能進入陰囊。臨床上也習慣稱為隱睪癥。隱睪是先天性疾病。隱睪的發生與激素水平,睪丸補帶和精索過短有關。隱睪多發生于單側,雙側隱睪發生率約10-25%。隱睪經常伴發有腹股溝斜疝。停留在腹腔或腹股溝區的隱睪,由于溫度比陰囊高,睪丸長期處在此環境下,發育不良,曲精小管退化,引起生精功能障礙。天長地久,到了青壯年期隱睪還會惡變成睪丸腫瘤,故隱睪宜早期治療,回納到陰囊內,才能避免并發癥。本病根據睪丸所在位置分為腹內型、腹股溝管型及外環型3種。
目錄 |
表現
1.一側或雙側陰囊萎縮,陰囊內未觸及睪丸。 2.腹股溝區可能觸及睪丸狀物或有斜疝癥狀。 3.如隱睪已惡變,則有時可觸到腹部或腹股溝區的腫塊。 4.成人雙側隱睪者,可造成男性不育?! ?/p>
診斷
1.患側陰囊內無睪丸,陰囊較小。
2.腹股溝管及外環型患者在相應部門可捫到睪丸,一般較小。腹內型者捫不到睪丸。
3.睪丸下降不全可并發鞘膜積液或腹股溝斜疝。
4.B型超聲、CT掃描及精索靜脈造影對腹內型患者的診斷有幫助。
輔助檢查
位于腹股溝區的隱睪,體檢可觸及睪丸,不需做特殊定位檢查。必要時只做一般的“B”超或彩超。瞭解其性質。但如高位的腹腔型隱睪,用手不能觸及,為瞭解其位置或性質,有條件者可做腹腔鏡檢查或精索靜脈造影,瞭解其位置,為手術中提供方便和定位。但這些檢查均為損傷性檢查,不能常規應用?! ?/p>
治療
1.內分泌治療適于5歲以下的雙側患兒,可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IU,肌注,1次/3日,總量15000~20000IU。亦可用促黃體釋放激素(LH-RH)。
2.如內分泌治療無效,應行睪丸復位固定術。腹內型者應在2歲時施行。腹股溝管型及外環型者應在3歲時施行,最遲不超過5-6歲。成人單側隱睪及惡變者應行睪丸切除術。
3.腹內型及腹股溝管型患者應選擇腹膜后高位精索松解術及睪丸固定術。外環型患者可經腹股溝行睪丸復位固定術。
4.雙側隱睪患者,術前應先應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LHRH)治療,可以促使隱睪下降?! ?/p>
用藥原則
1.隱睪患兒,不管單側、雙側,10月全時就可應用LARH噴畢,每次μg,每日—4次,共用4周;如不成功,可繼用H.C.G,肌注每周用量1500u,共用3周,則睪丸下降成功率可達73%。
2.如內分泌治療無效,則應手術治療。
3.手術后為增加生殖細胞數目,可立即應用Buserelin,對今后提高生育能力有幫助?! ?/p>
治愈標準
1.治愈
1)治療后睪丸位于陰囊內,睪丸血供良好;
2)腹股溝疝同時治愈。
2.好轉:睪丸位置較前下移,但未達到陰囊內。
關于“睪丸下降不全”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