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瀉黃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方名】 瀉黃散(又名瀉脾散)

        異名】瀉脾散(《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出處】 《小兒藥證直訣》

        【分類】 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成】 藿香葉(21克) 山桅仁(3克) 石膏(15克) 甘草(90克) 防風(120克)

        【功用】 瀉脾胃伏火。

        【主治】 脾胃伏火證。目瘡口臭,煩渴易饑,口燥唇干,舌紅脈數(shù),以及脾熱弄舌等。

        【用法】 上藥銼,同蜜、酒微炒香,為細末。每服一至二錢(3-6克),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清汁,無時。

        【禁忌】 斟酌。

        【方論】方中石膏、山梔瀉脾胃積熱為君;防風疏散脾經(jīng)伏火為臣;藿香葉芳香醒脾為佐;甘草瀉火和中為使。配合成方,共奏瀉脾胃伏火之功。

        【附注】 本方與清胃散同有清熱作用。瀉黃散瀉脾胃伏火,主治脾熱弄舌、口瘡口臭等;清胃散清胃涼血,主治胃熱牙痛、或牙宣出血、頰腮腫痛者。前者是清瀉與升發(fā)并用,兼顧脾胃;后者是以清胃涼血為主,兼以升散解毒,此為兩方同中之異。  

        目錄

        方劑名稱

        瀉黃散  

        藥物組成

        石膏(煅)5錢,梔子仁(生)1兩,甘草(生)3兩,防風(酒拌,微炒香)2兩,豨簽草(酒蒸,曬干)4兩。  

        處方來源

        《金鑒》卷六十五。  

        方劑主治

        皮翻證。眼皮外翻,狀如舌舐唇,因胃經(jīng)血壅氣滯,胞腫睫緊所致者。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

        每服壯人2錢,弱人1錢,小兒6-7分,白滾水送下。  

        藥性

        脾屬中土,其色為黃,開竅于口,其華在唇、四白,脾火亢盛,則口瘡、煩渴諸證由生。本方「為脾胃蘊熱而設」(張山雷),既清瀉脾中伏熱,又振復脾胃氣機,雖名「瀉黃」,而獨以風藥為重,是散火即所以瀉火。立此方者,可謂深得《內(nèi)經(jīng)》「火郁發(fā)之」之微旨。服本方可使脾火清瀉而正氣無傷,諸證得愈。「瀉黃」,即瀉脾經(jīng)之熱,故名「瀉黃散」。

        關于“瀉黃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怮 |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制服综合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