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診療/痛經
醫學電子書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 婦女保健 >> 常見婦科疾患 >> 月經病 >> 痛經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
|
沒有明確原因的痛經稱為原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很常見,受此影響的婦女可能在50%以上,較嚴重的大約有5%~15%。痛經通常開始于青春期,較嚴重的足以干擾正常生活,甚至不能上學、上班。隨著年齡增長或在妊娠后,原發性痛經逐步減輕。繼發性痛經不常見,大約占痛經婦女的1/4。
通常認為痛經是由于子宮內膜供血不足,子宮收縮所致,疼痛只出現在有排卵的月經周期。月經期脫落的子宮內膜組織通過子宮頸時疼痛可能加重,特別是由于治療子宮頸疾病等原因引起子宮頸管狹窄時,疼痛更明顯。其他一些因素,如子宮后傾,缺乏鍛煉,精神、社會壓力等都可能使疼痛加重。
繼發性痛經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子宮內膜炎。另外的原因還有子宮肌瘤和子宮肌腺病(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的良性病變)。輸卵管炎和盆腔器官粘連也可以引起腹痛,這種疼痛可以是輕微的、不明顯的持續性疼痛;也可以是劇烈的、局限的、短暫的疼痛,這兩種類型在月經期都可能加重。
癥狀
痛經引起下腹部疼痛,可以波及腰背部和大腿,可以是痙攣性疼痛,也可以是持續性鈍痛;一般在臨近月經前或經期內開始出現,24小時后達到高峰,兩天后緩解。常常伴有頭痛、惡心、便秘、腹瀉和尿頻、尿急,有時也伴有嘔吐。經前期綜合征的一些癥狀,如煩躁、神經過敏、抑郁、腹脹等可以出現在月經周期的部分時間,甚至在整個月經周期都存在。有時,血凝塊或帶血的子宮內膜組織片排除時,也會引起子宮疼痛。
治療
非類固醇抗炎藥,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常常對緩解疼痛很有效。月經前2天開始服藥,月經來潮后1~2天停藥效果較好。抗惡心藥(止吐劑)可以緩解惡心、嘔吐,但隨痙攣緩解,這些癥狀也可以不治自愈。充分休息和睡眠,有規律的鍛煉,有助于減輕癥狀。如疼痛持續,影響正常活動,可用低劑量雌、孕激素口服避孕藥或長效甲孕酮來抑制排卵。如這些治療都無效,則有必要做進一步檢查,如腹腔鏡等。
繼發性痛經要根據其病因來治療。子宮頸管狹窄,可以用手術擴張,擴張后可使癥狀緩解3~6個月。如果治療無效,而疼痛又難以忍受可考慮切除子宮神經,但可能發生損傷盆腔器官,如輸尿管等并發癥。另外,催眠療法和針刺療法也可以嘗試。
參考
![]() ![]() |
關于“家庭診療/痛經”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