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菌
A+醫學百科 >> 多孔菌 |
多孔菌
(Polyporus varius pers.:Fr.)
又稱多變擬多孔菌。
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腎形或近扇形,稍平展且靠近基部下凹,直徑5-12×3-8cm,厚0.3-1cm,淺褐黃色至粟褐色,表面近平滑,邊緣薄,呈波浪狀或瓣狀裂形。菌肉白色或污白色,稍厚。菌柄側生或偏生,0.7-4cm,粗0.3-1cm,黑色,有微細絨毛,后變光滑。菌管長2-3mm,與管面同色,后期呈淺粉灰色。管口圓形至多角形,每毫米-5個。
生于楊、楝、樺等闊葉樹腐木上,稀生于云杉樹上。
分布于我國四川、河北、云南、海南、廣東、江西、安徽、陜西、青海、浙江、新疆、甘肅、黑龍江、吉林等地區。
引起木質腐朽的有害真菌。
出自A+醫學百科 “多孔菌”條目 http://www.rpzztyjokwsnq.com/w/%E5%A4%9A%E5%AD%94%E8%8F%8C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多孔菌”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