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產后出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lsu.jpg

        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者,稱為產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此為產科常見的嚴重并發癥,為產科危癥之一,應特別重視。主要原因為宮縮無力臨床表現為產道出血急而量多,或持續小量出血,重者可發生休克。同時可伴有頭暈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腹瀉、浮腫、乳汁不通、脫發畏寒等。

        產后出血包括胎兒娩出后至胎盤娩出前,胎盤娩出至產后2小時以及產后2小時至24小時3個時期,多發生在前兩期。產后出血為產婦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國目前居首位。產婦一旦發生產后出血,預后嚴重,休克較重持續時間較長者,即使獲救,仍有可能發生嚴重的結發性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席漢綜合征(Sheehan syndrome))后遺癥,故應特別重視做好防治工作。  

        目錄

        診斷

        產后出血除從面血量進行診斷外,還應對病因作出明確的診斷,始能作出及時和正確的處理。

        1.宮縮乏力 應警惕有時胎盤雖已排出,子宮松弛,較多量血液積聚于宮腔中,而陰道出血僅少量,產婦出現失血過多癥狀,故產后除密切注意陰道流血量外,還應注意子宮收縮情況。

        陰道流血量目測估計遠少于實際失血量,故必須用彎盤收集測量。分娩前有宮縮乏力表現,胎盤娩出過程和娩出后出血過多,診斷當無困難,但要警惕前述隱性產后出血及可能與產道裂傷或胎盤因素同時存在。

        2.軟產道裂傷 宮頸裂傷多在兩側,也可能呈花瓣樣。若裂傷較重,波及宮頸血管時,則會產生多量出血。宮頸裂傷個別可裂至子宮下段。

        陰道裂傷多在陰道側壁、后壁和會陰部,多呈不規則裂傷。若陰道裂傷波及深層組織,由于血運豐富,可引起嚴重出血。此時宮縮良好。陰道檢查可明確裂傷的部位及裂傷的嚴重程度。

        會陰裂傷的程度可分為3度。Ⅰ度系指會陰皮膚及陰道入口粘膜撕裂,未達肌層,一般出血不多。Ⅱ度系指裂傷已達會陰體肌層,累及陰道后壁粘膜,甚至陰道后壁兩側溝向上撕裂,裂傷可不規則,使原解剖組織不易辯認,出血較多。Ⅲ度系肛門外括約肌已斷裂,甚至陰道直腸隔及部分直腸前壁有裂傷,此情況雖嚴重。但出血量不一定很多。

        3.胎盤因素 胎盤剝離不全及剝離后胎盤滯留宮腔,臨床上可見于子宮收縮乏力,胎盤未能娩出而出血量多。胎盤嵌頓則可發現子宮下段出現狹窄環。胎盤部分與宮壁粘連易發生剝離不全,且滯留的胎盤影響子宮收縮,剝離胎盤部位血竇開放出血,全部粘連者胎盤未能按時剝離排出,直至徒手剝離胎盤時,發現胎盤較牢固地附在宮壁上始能作出診斷。部分胎盤值入可發生未植入的部分剝離而出血不止,往往與胎盤粘連相混淆,當徒手剝離胎盤時,發現胎盤全部或部分與宮壁連成一體。剝離困難而確診。胎盤殘留往往是在胎盤娩出后例行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時,發現胎盤線體面有缺損或胎膜有缺損而邊緣有斷裂的血管,則表示有胎盤組織或副胎盤的的遺留,可作出診斷。

        4.凝血功能障礙 在孕前或妊娠期已有易于出血傾向,胎盤剝離或產道有損傷時,出血凝血功能障礙?! ?/p>

        產后出血的處理

        (一)止血

        1.宮縮乏力性出血

        (1)刺激子宮收縮

        腹部按摩子宮是最簡單有效的促使子宮收縮以減少出血的方法。出血停止后,還須間歇性均勻節律的按摩,以防子宮再度松弛出血。必要時可置一手于陰道前穹窿,頂住子宮前壁,另有一手在腹部按壓子宮后壁,同時進行按摩。

        (2)應用宮縮劑

        (3)壓迫腹主動脈

        (4)選擇性血管栓塞

        (5)結扎雙側子宮動脈上行支及髂內動脈以上措施均可保留子宮,保留生育機能。

        (6)子宮切除 是控制產科出血最有效的手段。各種止血措施無明顯效果,出血未能控制,在輸血、抗休克的同時,即行子宮次全或全子宮切除術。

        2.胎盤滯留或胎盤胎膜殘留所致的出血

        胎兒娩出后超過30分鐘,雖經一般處理胎盤仍未剝離,或伴大出血者,應盡快徒手剝離胎盤。

        植入性胎盤不宜強行徒手剝離。出血多者,即行全子宮或次全子宮切除術

        3.軟產道損傷所致出血

        4.凝血功能障礙所致出血

        5.子宮內翻

        在全麻下試行經陰道子宮內翻復位術。

        (二)防治休克

        發生產后出血時,應在止血的同時,酌情輸液、輸血,注意保溫,給予適量鎮靜劑等,以防休克發生。出現休克后就按失血性休克搶救。輸血量及速度應根據休克的程度及失血量而定輸血前可用平衡鹽、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生理鹽水以暫時維持血容量。

        (三)預防感染

        由于失血多,機體抵抗力下降,加之多有經陰道宮腔操作等,產婦易發生產褥感染,應積極防治。

        (四)糾正貧血  

        治療措施

        原則是迅速止血、糾正失血性休克及控制感染。

        1.宮縮乏力 加強宮縮是治療宮縮乏力最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助產者迅速用一手置于宮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4指在后壁,作均勻有按摩宮底,經按摩后子宮開始收縮(圖2),亦可一手握拳置于陰道前穹窿,頂住子宮前壁,另一手自腹壁按壓子宮后壁,使子宮體前屈,兩手相對緊壓子宮并作按摩(圖3)。必要時可用另手置于恥骨聯合上緣,按壓下腹正中部位,將子宮上推,按摩子宮必須強調用手握宮體,使之高出盆腔,有節律輕柔按摩。按壓時間以子宮恢復正常收縮,并能保持收縮狀態炎止,使之高出盆腔,有節律輕柔按摩。按壓時間以子宮恢復正常收縮,并能保護收縮狀態為止。在按摩的同時,可肌注或靜脈緩慢推注催產素10U(加入20ml10%~25%葡萄糖液內),繼以肌注或靜脈推注麥角新堿0.2mg(有心臟病者填用)。然后將催產素10~30U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內靜脈滴注,以維持子宮處于良好的收縮狀態。

        通過如上處理,多能使子宮收縮而迅速止血。若仍不能奏效可采取以下措施:

        (1)填塞宮腔:近代產科學中鮮有應用紗布條填塞宮腔治療子宮出血者,若需行此術則宜及早進行,患者情況已差則往往效果不好,蓋因子宮肌可能其收縮力甚差之故。方法為經消毒后,術者用一手在腹部固定宮底,用另手或持卵圓鉗將2cm寬的紗布條送入宮腔內,紗布條必須自宮底開始自內而外填塞,應塞緊(圖4)。填塞后一般不再出血,產婦經抗休克處理后,情況可逐漸改善。若能用紗布包裹不脫脂棉縫制成腸形代替紗布條,效果更好。24小時后緩慢抽出紗布條,抽出前應先肌肉注射催產素、麥角新堿等宮縮劑。宮腔填塞紗布條后應密切觀察一般情況及血壓、脈搏等生命指征,注意宮底高度、子宮大小的變化,警惕因填塞不緊,紗布條僅填塞于子宮下段,宮腔內繼續出血,但陰道則未見出血的止血假象。

        (2)結扎子宮動脈:按摩失敗或按摩半小時仍不能使子宮收縮恢復時,可實行經陰道雙側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法。消毒后用兩把長鼠齒鉗鉗夾宮頸前后唇,輕輕向下牽引,在陰道部宮頸兩側上端用2號腸線縫扎雙側壁,深入組織約0.5cm處,若無效,則應迅速開腹,結扎子宮動脈上行支,即在宮頸內口平面,距宮頸側壁1cm處,觸診輸尿管始進針,縫扎宮頸側壁,進入宮頸組織約1cm,兩側同樣處理,若見子宮收縮即有效。

        (3)結扎髂內動脈:若上述處理仍無效,可分離出兩側髂內動脈起始點,以7號絲線結扎,結扎后一般可見子宮收縮良好。此措施可以保留子宮,保留生育能力,在剖宮產時易于施行。

        (4)子宮切除:結扎血管或填塞宮腔仍無效時,應立即行子宮次全切除術,不可猶豫不決而貽誤搶救時機。

        2.軟產道裂傷 止血的有效措施是及時準確地修補縫合。

        一般情況下,嚴重的宮頸裂傷可延及穹窿及裂口甚至伸入鄰近組織,疑為宮頸裂傷者應在消毒下暴露宮頸,用兩把卵圓鉗并排鉗夾宮頸前唇并向陰道口方向牽拉,順時針方向逐步移動卵圓鉗,直視下觀察宮頸情況,若發現裂傷即用腸線縫合,縫時第一針應從裂口頂端稍上方開始,最后一針應距宮頸外側端0.5cm處止,若縫合至外緣,則可能日后發生宮頸口狹窄。

        陰道裂傷的縫合需注意縫合至底部,避免留下死腔,注意縫合后要達到組織對合好及止血的效果。陰道縫合過程要避免縫線穿過直腸??p合采取與血管走向垂直則能更有效止血。

        會陰部裂傷可按解剖部位縫合肌層及粘膜下層,最后縫合陰道粘膜及會陰皮膚。

        3.胎盤因素 治療的關鍵是及早診斷和盡快去除此因素的存在。

        胎盤剝離不全、滯留及粘連均可徒手剝離取出。部分殘留用手不能取出者,可用大號刮匙刮取殘留物。若徒手剝離胎盤時,手感分不清附著界限則切忌以手指用力分離胎盤,因很可能是胎盤植入,此情況應剖腹切開子宮檢查,若確診則以施行子宮次全切除為宜。胎盤嵌頓在子宮狹窄環以上者,應使用乙醚麻醉,待子宮狹窄環松解后,用手取出胎盤當無困難。

        4.凝血功能障礙 若于妊娠早期,則應在內科醫師協同處理下,盡早施行人工流產終止妊娠。于妊娠中、晚期始發現者,應協同內科醫師積極治療,爭取去除病因或使病情明顯好轉。分娩期則應在病因治療的同時,出血稍多即作處理,使用藥物以改善凝血機制,輸新鮮血液,積極準備做好抗休克及糾正酸中毒等搶救工作。處理見有關章節。

        對產后出血的處理,在止血的同時,應積極進行對失血性休克的處理,爭取盡速改善患者的情況。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p>

        病因學

        可分為宮縮乏力。較產道裂傷,胎盤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礙4類。

        1.宮縮乏力 胎兒娩出后,胎盤自宮壁剝離及排出,母體宮壁血竇開放致出血。在正常情況下由于產后宮腔容積縮小,肌纖維收縮加強,使交織于肌纖維間的子宮壁內血管被壓迫止血,與此同時血竇關閉,出血停止。同時由于孕產婦的血液呈高凝狀態,粘在胎盤剝離后損傷血管的內皮膠原纖維上的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纖維蛋白沉積在血小板栓上,形成更大的血凝塊,有效地堵塞子宮血管,使肌纖維收縮后放松時也不再出血。若胎兒娩出后宮縮乏力使子宮不能正常收縮和縮復,胎盤若未剝離、血竇未開放時尚不致發生出血,若胎盤有部分剝離或剝離排出后,宮縮乏力不能有效關閉胎盤附著部子宮壁血竇而致流血過多,是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宮縮乏力可由于產婦精神過度緊張,分娩過程過多使用鎮靜劑、麻醉劑;異常頭先露或其他阻塞性難產,致使產程過長,產婦衰竭;產婦子宮肌纖維發育不良;子宮過度膨脹,如雙胎、巨大胎兒、羊水過多,使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產婦貧血、妊高征或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等,均可影響宮縮。

        2.軟產道裂傷 為產后出血的另一重要原因。子宮收縮力過強,產程進展過快,胎兒過大,往往可致胎兒尚未娩出時宮頸和(或)陰道已有裂傷。保護會陰不當、助產手術操作不當也可致會陰陰道裂傷。而會陰切開過小胎兒娩出時易形成會陰嚴重裂傷,過早會陰側切也可致切口流血過多。

        會陰陰道嚴重裂傷可上延達穹窿、陰道旁間隙,甚至深達盆壁,陰道深部近穹窿處嚴重撕裂,其血腫可向上擴展至闊韌帶內。

        分娩過程中,宮頸發生輕微裂傷幾乎不可避免,通常裂傷淺且無明顯出血,不作宮頸裂傷診斷。出血較多的宮頸裂傷發生在胎兒過快通過尚未開全的宮頸時,嚴重時可向下累及陰道穹窿,上延可達子宮下段而致大量出血。

        3.胎盤因素 胎盤因素引起的產后出血,包括胎盤剝離不全、胎盤剝離后滯留、胎盤嵌頓、胎盤粘連、胎盤植入、胎盤和(或)胎膜殘留。

        胎盤部分剝離及剝離后滯留可因宮縮乏力所致。胎盤嵌頓偶發生于使用催產素或麥角新堿后引起宮頸內口附近呈痙攣性收縮,形成狹窄環,把已完成剝離的胎盤嵌頓于宮腔內,妨礙事宮縮而出血,這種狹窄環也可發生在粗暴按摩子宮時。膀胱過度充盈也可阻礙事胎盤排出而致出血增多。

        胎盤全部或部分粘連于子宮壁上,不能自行剝離,稱為胎盤粘連。部分粘連易引起出血。多次人工流產易致子宮內膜受損及發生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炎也可由于其他原因感染所致,子宮內膜炎可引起胎盤粘連。

        胎盤植入是指胎盤絨毛因子宮蛻膜發育不良等原因而植入子宮肌層,臨床上較少見。根據胎盤植入面積又可分為完全性與部分性兩類。

        胎盤殘留較多見,可因過早牽拉臍帶、過早用力揉擠子宮所致。胎盤殘留可為部分胎盤小葉或副胎盤殘留粘附于宮壁上,影響宮縮而出血,胎盤殘留可包括胎膜部分殘留。

        4.凝血功能障礙 為產后出血較少見的原因。如血液?。?a href="/w/%E8%A1%80%E5%B0%8F%E6%9D%BF%E5%87%8F%E5%B0%91%E7%97%87" title="血小板減少癥" class="mw-redirect">血小板減少癥,白血癥凝血因子Ⅶ地、Ⅷ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多在孕前業已存在,為妊娠禁忌證。重癥肝炎、宮內死胎滯留過久、胎盤早剝、重度妊高征和羊水栓塞等,皆可影響凝血或致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引起血凝障礙、產后流血血不凝,不易止血?! ?/p>

        臨床表現

        產后出血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陰道流血過多,產后24小時內流血量超過500ml,繼發出血性休克及易于發生感染。隨病因的不同,其臨床表現亦有差異。

        1.宮縮乏力 多在分娩過程中已有宮縮乏力,延續至胎兒娩出后,但也有例外。出血特點是胎盤剝離延緩,在未剝離前陰道不流血或僅有少許流血,胎盤剝離后因子宮收縮乏力使子宮出血不止。流出的血液能凝固。未能及時減少出血者,產婦可出血失血性休克表現;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頭暈、脈細弱及血壓下降。檢查腹部時往往感到子宮輪廓不清,摸不到宮底,系因子宮松軟無收縮緣故。有時胎盤已剝離,但子宮無力將其排出,血液積聚于宮腔內,按摩推壓宮底部,可將胎盤及積血壓出。

        2.軟產道裂傷 出血特點是出血發生在胎兒娩出后,此點與子宮乏力所致產后出血有所不同。軟產道裂傷流出的血液能自凝,若裂傷損及小動脈,血色較鮮紅。

        3.凝血功能障礙 表現為血不凝,不易止血。

        【預防】

        做好產后出血的預防工作,可以大大降低其發病率。預防工作應貫穿在以下各個環節。

        妊娠期的預防

        1.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孕早期開始產前檢查監護,不宜妊娠者及時在早孕時終止妊娠。

        2.對具有較高產后出血危險的產婦做好及早處理的準備工作,這類產婦包括:①多孕、多產及曾有多次宮腔手術者;②高齡初產婦或低齡孕婦;③有子宮肌瘤剔除史;④生殖器發育不全或畸形;⑤妊高征;⑥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⑦宮縮乏力產程延長;⑧行胎頭吸引、產鉗等助產手術助產,特別是并用宮縮劑更需注意;⑨死胎等。

        分娩期的預防

        1.第一產程密切觀察產婦情況,注意水分及營養的補充,避免產婦過度疲勞,必要時可酌情肌注度冷丁,使產婦有休息機會。

        2.重視第二產程處理,指導產婦適時及正確使用腹壓。對有可能發生產后出血者,應安排有較高業務水平的醫師在場守候。有指征者適時適度作會陰側切或會陰正中切開。接產技術操作要規范,正確引導胎頭、胎肩及胎頭順利娩出。對已有宮縮乏力者,當胎肩娩出后,即肌注催產素10U,并繼以靜脈滴注催產素,以增強子宮收縮,減少出血。

        3.正確處理第三產程,準確收集并測量產后出血量。待胎盤自然剝離征象出現后,輕壓子宮下段及輕輕牽引臍帶幫助胎盤、胎膜完整排出,并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檢查軟產道有無撕裂或血腫。檢查子宮收縮情況,按摩子宮以促進子宮收縮。

        產后期的預防

        1.產后2小時內,產婦仍需留在產房接受監護,密切觀察產婦的子宮收縮、陰道出血及會陰傷口情況。每30分鐘測量產婦的血壓、脈搏、體溫、呼吸。 2.督促產婦及時排空膀胱,以免影響宮縮致產后出血。

        3.協助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宮收縮,減少陰道出血量。

        4.對可能發生產后出血的高危產婦,注意保持靜脈通暢,并做好產婦的保暖。

        【護理】

        1。采取積極有效的急救措施,醫護人員必須密切配合,統一指揮,在確定病因的同時爭分奪秒進行搶救。

        2。協助產婦采取平臥位下肢略抬高,給氧氣吸入、注意保暖、密切監測血壓、脈搏、呼吸、神志變化。觀察皮膚、粘膜、嘴唇、指甲的顏色,四肢的溫度及尿量,及早發現休克的早期征兆。密切注意子宮復舊情況。

        3。建立良好的靜脈通路(可采取周圍靜脈留置注射兩路輸液,必要時腔靜靜脈插管),加快輸液輸血的速度,以維持足夠的循血量。

        4。置導尿管,保持尿管通暢,注意尿量及顏色。做好各種記錄,特別是生命體征變化及出入量。

        5。根據醫囑準確采集各種標本,及時送檢。

        6。根據產后出血的不同原因,給予不同的止血措施。

        7。積極防治感染、保持環境清潔,室內通風30分鐘,每天二次,定期消毒。保持床單的清潔干燥,經常更換衛生墊,每日用10%的威力碘棉球擦洗外陰二次保持會陰清潔,并用有效抗生素。

        8。提供心理支持,產婦發生大出血之后雖然生命得以搶救,但由于大量失血,可出現嚴重的繼發性垂體前葉血壞死,功能減退,出現各種激素水平下降的狀態,稱席漢綜合癥。產婦面臨體力差、活動無耐力、生活自理有困難等問題。對上述情況應鼓勵產婦說出自己感受,及時給產婦及家屬提供心理安慰和幫助,指導其如何加強營養,有效地糾正貧血,逐步嗇活動量,促進身體早日康復。做好出院指導,囑其出院后繼續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情況,并使其明確產后復查時間、目的、意義使其能按時接受檢查,以核實其身心康復情況,解決哺乳問題,調整產后指導計劃,使其恢復的更好。  

        產后出血急救護理

        1 緊急護理

        (1)發現陰道大量流血,取頭低足高位,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囑產婦臥床休息,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神志變化。觀察皮膚、粘膜、嘴唇、指甲的顏色,四肢的溫濕度及尿量,及早發現休克的早期征兆。密切注意子宮復舊情況。

        (2)及時吸氧補液。迅速建立良好的靜脈通路,做好輸血前的準備工作,加快輸液速度,遵醫囑輸液輸血,以維持足夠的循環血量。

        (3)準確收集并測量出血量、顏色、氣味及有無凝血塊等。發生產后大出血時,準確收集測量出血量對積極糾正休克,減少產后出血的并發癥,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義。按摩子宮底,輕輕擠出積留血塊,注射宮縮劑。

        (4)遵醫囑應用止血藥或宮縮劑。

        (5)在轉院途中可在宮腔內填紗布,起止血作用,迅速轉院處理。

        2 心理護理

        (1)耐心聽取病人的敘述,給予心理支持。

        (2)適當地告訴產婦有關的病情,增加產婦對病情的了解,增強其安全感。

        (3)傳授產婦一些放松療法:參與照料嬰兒、與嬰兒溝通,聽音樂等,分散其注意力。

        (4)醫護人員在為產婦診療護理過程中,以精湛的業務水平、強烈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良好的服務態度,贏得產婦及家屬的信任感,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3 預防感染的護理

        (1)保持環境清潔,室內通風30min,每天2次,定期消毒。

        (2)保持床單的清潔、平整干燥,經常更換衛生墊,使滋生細菌培養基減少。

        (3)保持會陰清潔,1‰新潔爾滅抹洗會陰,每天2次。

        (4)遵醫囑應用抗生素?! ?/p>

        4 一般護理

        (1)保證產婦充足睡眠,加強營養,給予高熱量飲食,多食富含鐵的食物,宜少量多餐。

        (2)病情穩定后鼓勵下床活動,活動量應逐漸增加。

        (3)早期指導,協助產婦進行母乳喂養,可刺激子宮收縮,以利惡露排出?! ?/p>

        癥狀查詢專題

        皮膚癥狀 胸部癥狀 腹部癥狀 生殖部位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頸部癥狀 頭部癥狀 眼睛癥狀 耳部癥狀 口腔癥狀 鼻部癥狀 頭部癥狀 全身癥狀按身體部分查詢疾病癥狀
        關于這幅圖像

        點擊部位名稱可查詢更多相關疾病

        按癥狀名稱開頭字母查詢癥狀: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參看

        健康問答網關于產后出血的相關提問

        關于“產后出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 亚洲乱码免费视频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午夜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理论片大全 |